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 佛路[2/2页]

做梦一万年 不是有意错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释迦摩尼原来是一位太子,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不仅有父母,还有老婆孩子。”
      “正因有了圆满的生活,才让释迦摩尼有了思考人生的前提。”
      “所以,鄙宗认为。没有当过太子,没有圆满的生活,根本理解不了‘佛,自然也成不了‘佛!”
      “哈?”慕容兴大惊,立马从地上坐了起来。
      他还是第一次听这样的理念。
      虚竹继续说道:“慕容公子,你有圆满的生活吗?”
      慕容兴想到自己家里的糟糕情况,脸色一黯,说:“没有。”
      “你能想象到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生活吗?”虚竹又问。
      慕容兴想了想,如果自己父母还在,如果自己有妻儿……
      他实在是想象不出来,只能摇了摇头。
      “你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怎么会如释迦摩尼一样对人生产生疑问呢?”虚竹说:“鄙宗的修行就是模仿释迦摩尼成佛的道路。”
      “鄙宗称之为佛路,成佛之路。”
      “以自己带入释迦摩尼的视角,思他所思,想他所想,做他所做,悟他所悟。”
      “慕容公子当知,看一个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如此才能更理解这人。”
      “很多问题和答案,不是愚笨,而是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当站的高度、视角不同,那么人也会变得不同。”
      “鄙宗把释迦摩尼在太子时候的生活,称为‘太子路。”
      “之后便是‘苦修路和‘觉悟路。而大多数人之所以修不成佛,是因为大多数人无法达到‘太子路。”
      一个贫穷的人,一个普通的人,如何想象太子的生活,如何理解当太子的困惑?
      自然无法想象!
      所以从根本上就贫穷的人、普通的人就理解不了太子。
      既然理解不了,那么贫穷的人就成不了佛。
      这便是虚竹所说的话。
      你跟释迦摩尼都不是一个人世界的人,怎么学他啊?
      条理清楚,合情合理。
      慕容兴觉得不太对,但不知道说什么。
      这时候一旁的段誉忽然说道:“按照你所说,莫非不是太子,生活不圆满,就成不了佛?”
      虚竹说道:“不错!”
      “那历代高僧,如五比丘、十大弟子,还有龙树等高僧,还有芸芸众生,岂不是也成不了佛?”
      段誉自幼熟读佛经,他在一旁研究白天的棋局,忽然听到虚竹在胡说八道,忍不住驳斥。
      虚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们并无一人超越释迦摩尼啊!”
      “……”
      段誉想骂人,他觉得虚竹真是狂妄。
      哪个正经僧人说自己会超越释迦摩尼?
      只有不正经的僧人才会说自己比肩佛祖!
      那是邪说!
      “他们只是延续释迦摩尼的法,提出自己的解释,但并无一人超越释迦摩尼。”虚竹认真说:“他们不能,贫僧也不能。”
      “现在的贫僧只能以佛路而修行。”
      “也许有一天,贫僧过了‘王子路,经过‘修行路,最终悟出‘觉悟路。到那时,贫僧才能与释迦摩尼一样。”
      “到那时候,贫僧或许可以尝试超越释迦摩尼。”

第六十二章 佛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