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36 章 第 136 章[2/2页]

科举之路 阿呆点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他孩童都摇头,不过小郎似是想起了什么,说道:“叔叔,我记得我家开了很多店,店里有很多很多的粮食。”
      “那小郎记得家里的店叫什么名字吗?”
      小?摇头,唐林也没硬逼着,一个四岁的孩童能说出这些来,也算不错了,不过这样看来,这伙人略人都是有目标的,非富即贵。
      回到府衙后,唐林也没急着回家,而是先让人询问,至少得问出他们是哪里人,孩童是从哪里略来的。
      同时,也派胥吏去永兴府的大户家里询问他们家中有没有丢小孩的,虽然他们的官话不像是永兴府的,但还是要问上一问的。
      酉正时分,这些人总算张口了,这些孩子都不是永兴府的,而是永兴府隔壁几府的。
      永兴府因为唐林的关系,百姓也知道有略人者俗称拐子,自身对孩子们看得严实。
      还有府兵时时巡视,他们还想要略走唐知府家的小郎君,决不能提前露出马脚。
      而且据他们交代,这五个孩子都是长和府、长贺府、长罗府大户的孩子,其中四个富商家的,还有一个女童是因为长得着实好看,家世也不凡,所以才略过来的。
      以前他们都是随意略人贩卖,但这次不同,上头指定要这几个人,还有唐知府家的孩子,送往上京,再多的,他们也不知道了。
      唐林看到这供词,几乎能确定是某位皇子的手笔,争夺那个位置需要银子,所以才需要富商家的孩子来辖制他们,少的能拿一笔,多的恐怕能让那些富商为其所用。
      只是唐林也疑惑,一般只要亮出身份,富商自然会愿意出一笔银子,投靠皇子,毕竟身份地位在这里,难道这个皇子已经到了连富商都嫌弃他的地步?
      而自己虽然是永兴府的知府,但是不在上京,也无影响官家的能力,虽然有些功绩,就于夺嫡也没什么用,除非,他是得到了什么消息,觉得自己有用……
      就在唐林纠结的时候,府衙外头有人来领孩子了。
      来者颇为儒雅,不像是商人,身旁还跟着一娘子,形容憔悴,应该是其妻,见到唐林后,他起身作揖。
      说道:“见过明府,在下为长贺汪家三?,听闻小女为明府所救,特来接回小女,对于明府的大恩,在下感激不尽。”
      “汪三郎不必如此,到底是不是令嫒,我们先去确认才好。”唐林听后,连忙扶他起来,带着他前往慈幼堂。
      永兴府衙也有自己开的慈幼堂,由胥吏管理,伊娘也常常过去看,这五个孩童现在就住在那里。
      因为共患过难的缘故,五个孩子之间极为亲近,到了慈幼院也凑在一起玩,见到唐知府来了,连忙过去。
      阿岚注意到唐知府身边面熟的人,呆了片刻,直到那个女子跑过来抱住她,她才反应过来,哭着喊道:“母亲!”
      汪三郎眼眶通红,他年逾三十才得一女,这是他的独女,结果差点被人略卖,如今找回,高兴之余更是心疼。
      离开前,汪三郎特拿出许多钱财,见唐林推拒,便说:“能抓到这些人,明府还有官吏功不可没,听说还出动了永兴府的府兵,连日辛劳,这里也没多少银子,给将士们买点吃的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话到这份上,唐林也不好推拒,送人离开后,不过两日就有其他孩童的亲人过来了。
      小郎的父亲是长罗府的粮商,长庆府路大部分粮食都由他收购贩卖,其店都开到北方了。
      阿七和五娘分别是长和府大户的孩子,两家在长庆府路也叫得上号,二郎家则在长贺府,亦是豪富。
      而且能看出来,这些孩子都是受宠的,可以说这些幼童的家里,几乎是整个长庆府路最有钱的那些,而且生意能做到这份上,背后自有靠山,自然不会在随意投靠他人。
      就是不知道这幕后之人是只绑了长庆府路的这些幼童,还是其它府路也去了。
      而且这手法,唐林不得不想起长临府的前任知府,当初他说攒钱投靠皇子,但现在看来,恐怕这知府早已投到那皇子手下。
      所以自己是因为长临府的事情被记恨了?
      就在唐林心生怀疑时,老师的信到了,看完这封信后,唐林才明白,为什么这些皇子跟按捺不住似的,派人前来游说。
      信中只说了两件事,一是太子身体虚弱,二是官家常常夸赞唐林。
      之后就是各式各样的玩具,外带几个身强力壮的小厮,都是给小满的。
      太子如今三十七岁,初春时感染风寒,本以为并无大碍,结果越拖越久,到如今还未好全。
      眼看着太子身体快要熬不住了,众位皇子自然心热,争相拉拢朝中大臣,扩大自己的势力。
      至于唐林,本来皇子们并没将他放在心上,结果因为他功绩着实突出,而且这次的灰泥和煤矿更是让泰安帝大为赞赏,这些皇子知道后自然上心。
      看老爷子的样子,还有好几年好活,而唐林晋升速度快,又得老爷子看重,几年后恐怕能帮上大忙。
      其中,唐林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上次回京述职,整个上京府的人都知道唐林对于自己的孩子很是疼爱,而且还是独子,孩子在手上,自然能辖制住唐林。
      这些也是唐林自己猜测的,但是这个可能性极大,可唐林也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他不打算瞒下这些,以图日后,他知道官家是什么样的性子,喜欢什么样的臣子。
      像这样重大的事情,作为臣子自然要跟朝廷、官家述说情况,而且这些略人者可是有备而来,范围甚大,这样的事情自然要交给朝廷来办。
      官家不傻,这么明显的事情定然会怀疑到皇子头上。
      若是想要追查,可能唐林的势力还差了点,但官家不同,执掌朝政三十余年,只要官家想查就能查得到。
      官家喜欢光明正大得来,对于这样手段阴损的皇子,别说皇位这辈子无缘了,恐怕其它事情也会受到影响。
      而朝中大臣也不会放过此事,若是此例一开,以后皇子也不用争皇位了,直接将官员的家人略来,略来的最多的就上位,多好!
      唐林将永兴府和长庆府路发生的略人案尽数写在奏章上,后面还写了这些幼童的家世,并附上那些略人者的口供,外加那些略人者,一起运往上京。
      当然他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写在奏章上,虽然心知肚明,但面子还是要给皇家留一点的。
      写完奏章后,唐林就在永兴府等消息了,这件事情可没这么容易完。
      这件事捅出去后,那人定然会被责罚,只是不知道是禁足还是其它。
      唐林想知道那人是谁,以后要是有机会,他不介意踩上一脚,甚至于直接针对他。
      没错,唐林就是这样的小心眼,略卖了这么多人以后,若是依然有皇子待遇,并不能让人服气!!

第 136 章 第 136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