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526 出类拔萃[2/2页]

逍遥小军侯 茶碗的彼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于是,有几个校尉就辛苦了,在韩清山、林伯昌拉弓的场地,与看台之间,往来奔走,随时汇报两人的一举一动……
      “启禀陛下,韩清山挑选了一张十四力弓!”校尉首次禀报。
      十四力弓,属于出号弓了,因为制式硬弓只有八力、十力、十二力等三个弓号。出号弓,非一般人不敢选。
      所谓的八力弓,就是说需要用八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十力弓,则需要一百斤的力气,以此类推。
      韩清山所选的十四力弓,需要一百四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果然不愧为世外高人,第一次就选了十四号弓!”
      “他这是对自己的臂力非常有信心,像这种拉弓的项目,但凡一次拉不开,就直接淘汰,太残酷。一般的人,第一次定然十分谨慎,会挑选一个更小的弓号,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臂力,决定下一次拉什么弓……”
      众臣纷纷惊叹,议论纷纷,御座之上的陈皇,也嘴角含笑。
      不过也总有些人不以为然,比如金陵王等。
      金陵王也仔细的盯着校场看,他心里不停祈祷,这破武举,要是再闹点笑话就好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除了昨日第一场骑射之外,后来就再也没有闹出低级笑话了,让金陵王好生失望。
      “启禀陛下,林伯昌选了张十二力弓!”校尉又来禀报。
      十二力弓,是三种常规硬弓中最强的一种。
      相比于韩清山的十四力弓,少了两力,但也是非常不错了,获得了包括陈皇在内众人的一致称赞。
      ……第一轮结束,最后结果总结起来是这样的:
      韩清山成功拉开了十四力弓,拔得头筹。
      林伯昌也拉开了十二力弓,似乎游刃有余。
      另外,拉开十力弓的,有黄志高、吴少光、刘安平,以及朱立与牛刚等。
      其余之人,拉开的都是八力弓,不值一提。
      更有十数人,或挑错了弓号,或臂力不行,第一轮就没有拉开,直接被淘汰……
      众臣热议一阵,很快第二轮开始。
      校尉奔跑来报:“启禀陛下,韩清山这次挑选了张十六力弓,林伯昌则选了张十四力弓……”
      “十六力?需要一百六十斤的力气才能拉开啊,这韩清山……果然是世外高人!”
      “这种人在军中也不多见,但凡有一个,无不是勇冠三军的存在。”
      “那林伯昌也挺厉害,从十二力弓到了十四力弓,虽然他的风头被韩清山掩盖,但也不能小觑了……”
      众臣议论间,第二轮已经结束。
      校尉在极短的时间内整理出结果,然后跑来禀报:
      韩清山和林伯昌,都拉开了各自所挑选的硬弓。
      另外,这次拉开了十二弓的人,有黄志高、吴少光、刘安平、朱立、牛刚几人。
      通过校尉之口,黄志高、吴少光、刘安平、朱立、牛刚等人的名字,已被两次提及。
      但陈皇只关心韩清山与林伯昌,对这些人的兴趣,暂时还没那么大。
      不过祝修远听了这个名单,却是留了心。
      黄志高、朱立、牛刚三人,祝修远早已经认识了。
      可这吴少光、刘安平两人,他之前并没有见过,他们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般。
      很快,第三轮结束,校尉又再前来禀报情况。
      韩清山与林伯昌两人,自然不用说,他们两人分别霸占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祝修远着重关注的吴少光与刘安平两人,不出预料,也出现在校尉的禀报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看来吴少光和刘安平两人,都很不错,得要找个机会见一见!”
      祝修远暗自嘀咕的时候,咚咚咚咚的擂鼓声响起,却是今日第二场“舞大刀”开始了。
      “陛下,舞大刀的规则,与拉弓差不多,武举考生们,需手持大刀,完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通过为准。”
      “刀号分三等,第一等八十斤,第二等一百斤,第三等一百二十斤,若本次未通过,则不能参加下一场。”
      祝修远介绍完毕,那校场中都已经开始了。
      众人忙看去,只见校场中一片刀光剑影,白茫茫一片。
      却原来是一百余位考生都挑选好了大刀,在那一起完成那两个动作。
      不一时,众考生一起停止,大刀归位,他们也暂歇一会儿,准备下一场。
      等了一会儿,校尉前来汇报结果:
      韩清山、林伯昌、黄志高等等,他们挑选的全是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并全部通过!
      这次,校尉汇报的名单中,又在出现了吴少光、刘安平等人的名字。
      算上这次,这两个名字已经出现第三次了,成功引起了陈皇及众臣的注意。
      陈皇夸赞韩清山与林伯昌之余,也对吴少光等人夸了两个字:“不错!”
      随着一通鼓响,第三场“拿石?子”开始。
      石?子,其实就是专为考试而准备的制式石块,有特殊结构,方便用手拿,常规石?子,有三个号,分别是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
      非常规的,也有超过三百斤的石?子。
      四种规格的石?子,考生自选,各试一次,若不通过,则被淘汰,无缘下一场。
      “拿石?子”,要求将石?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如此算完成一次。
      因只做一次拿石?子的动作,所以这一场也结束得很快。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众臣预料。
      那韩清山与林伯昌,仍然包揽了第一名和第二名。
      并且,韩清山一枝独秀,远远甩过林伯昌。
      紧随他两人后面的,则还是那一串名单:黄志高、吴少光、刘安平、牛刚、朱立。
      这一串名单,反复出现了三次,就算陈皇再不关心,现在也不由好奇起来。
      这几个人,虽然不如韩清山与林伯昌那般耀眼,但亦能发出光芒。
      若将韩清山与林伯昌比喻为月亮,那这些人应该就是星星。
      divid=\"a9\"aonclick=\"getDecode;\"style=\"color:ff6600;\"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div

526 出类拔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