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甲骨文[2/2页]

我在诸天万界做任务 香菇炒饭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就是因为古代人科技落后,用水主要是靠河水。
      那个时候的古中华文化才有多大的地方,比起现在的一个省区域都不够。
      但是这个地方是在长白山呢!
      虽然当时常发乘坐了传送阵直接出现在了这里,但是这个地方还是在长白山的,这点在李假跟张言城的话里都可以验证。
      那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华文明其实不只是在黄河流域,在这长白山已经出现了。
      而且这里的生产力水平还不低,至少足以供应着很多人在这里挖山而不至于饿死了。
      这个生产力,供应着一群人挖山而不至于饿死,虽然听起来很好笑,但是在古代的社会确实就是这样的。
      古代人生产力低下,这个生产力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现在的人们每家每户都能通上电,绝大部分地区都通上了网络,电视更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这就是生产力提高的一个明显变化。
      而且这个生产力是十分的高的,足以供应人们在日常温饱的生活之后做到各方面的享受了。
      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他们是万万做不到这些的,不是说没有那个技术,而是即便有了技术他们也达不到条件。
      就拿电来说,以古人的生产力,即便拥有了一台发电机,他们需要数不清的柴火去烧开水,然后发电,这就是不敢想象的一个巨大消耗。
      对古人来说,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因为有了柴他们才能吃上饭,至于喝水,喝热水其实都是比较奢侈的一件事情。
      而吃饭也不是每天都能吃饱的,粮食的生产在那时候也是非常低下的。
      不说太远,常发前世的时候就经常听一些老辈人念叨,说什么他们年轻的时候,小麦一亩地就能产一百多斤,一家人种十几亩地,交了公粮剩下的刚刚够吃。
      常发听到的那些抱怨的老辈,也都是长在红旗下的,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劳作一年,吃不饱饭的日子。
      现在的粮食产量高了,主要也是因为有化肥的存在,有比较成熟的育种技术,这才成功把小麦之类亩产提高了数倍乃至十数倍,所以可以供给大多数人随便吃随便浪费。
      但不管怎么说,殷商时期绝对是做不到这个生产水平的,他们养着一群人来到这长白山中,挖掘这么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然后再建造一个九层神塔,是匪夷所思的。
      不过常发再仔细想想,这些文字虽然是甲骨文,但是它们并没有出现在甲骨上,所以是不是殷商时期的还不一定呢。
      万一是后人仿写的,刻在了这个上面,岂不是也能说得通?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常发再次看向李假。
      李假说出来这些是甲骨文之后,就一直在盯着它们看,但是常发从他的表情里能明显发现李假看的并不是太懂。
      因为李假一直皱着眉头,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常发再次问道。
      李假摇了摇头:“我不是太精通这个,我们要赶紧去找到皮子他们,他们三人中,扁担最了解这些。”

第一百一十八章 甲骨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