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二百多年了,还带着烟味呢![2/2页]

捡漏天王 剑之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料子对了,接着,我再说说这年份。”
      “这个白玉笔筒,器型为一棵盘年树桩,外部采用浮雕的技法,将高山、河流、松林、祥云、仙鹤、老者以及孩童雕刻其上,寓意为福禄寿呈祥。”
      “刀工精细,一气呵成,线条流畅分明。”
      “这般技艺,不是现在技术能够复制的了的。”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个白玉笔筒,应是出自于清朝乾隆时期!”
      安弘阳眼眸一顿,上前一步,紧盯着林夜,说道:“你这么肯定?”
      “仅仅凭借雕刻技艺,就定年份,怎能令人信服?!”
      林夜淡淡一笑,道:
      “大爷,我刚才说过了,这料子乃是和田子料,和田玉中的精品。”
      “原本应有两个手掌大,此时却是中间镂空,换言之,这得损失了多少料子?”
      “要知道,因镂空而损失的料子,基本上就是废料了。”
      “而在咱们华夏历史当中,玉石从来都是珍贵的材料,所以,雕琢玉料也成了一份精细活,像这种大肆浪费的行为,暗示玉石工艺的大忌!”
      “但,有一个时期,却是用料考究,但是又崇尚不惜代价,精益求精。”
      “不止如此,那个时期的玉石工艺品,多以精雕细琢、线条流畅为特点。”
      “这两点所指,分明就是自誉为‘十全老人的乾隆时期!”
      “这般技艺,也被称之为……”
      “乾隆工!”
      林夜话音一顿,淡淡的瞥了安弘阳一眼,道:“这下,您老可服?”
      听到这里,安弘阳眯起了双眼,没有搭话,只是紧紧的盯着林夜。
      半晌过后,开口,缓缓说道:“好小子,果然有点眼力,但……”
      “你只是道出了这个笔筒的做工与年份,你若还能够说出它的来历,老夫便服你!”
      林夜面不改色:“这有何难?”
      安弘阳眼中浮现出了一抹异色,道:“小子,还挺狂!”
      “那好,老夫洗耳恭听!”
      话音一落,林夜的嘴角微微上扬,旋即将白玉笔筒拿起,翻了个个儿,将笔筒后方呈现在了安弘阳的眼前。
      “请问老爷爷,您在这笔筒后方,都看到了什么颜色?”
      “小子,你当老夫老眼昏花了吗?这当然是乳白色了!”
      “非也,您老再仔细看看。”
      “哦?”
      安弘阳的脸上涌起了一抹诧异之色,旋即走进了,仔细一看,顿时皱起了眉头。
      原本应是白玉无瑕的笔筒,中间位置的玉面竟然泛黄。
      虽然难以察觉,但细细一看,还是可以看到的。
      “这……这白玉怎么会泛黄?难不成,这玉石本就不纯?还是后天上的釉色?”
      安弘阳愣住了,他天天面对这白玉笔筒,可还是第一次发现那片黄.色。
      林夜摇头一笑,道:“老爷爷,您老都说错了。”
      安弘阳皱起了眉头:“怎么说?”
      林夜把玩着白玉笔筒,深思久远,微微一笑,道:
      “那片黄.色,一不是玉石不纯。”
      “二不是后天上的釉色,而是……”
      “被烟熏出来的!”
      安弘阳瞪大了双眼:“被烟熏出来的?!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
      林夜笑道:“这件白玉笔筒不凡,想来并非民间之物,不是皇室所有,就是在官员之手。”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件白玉笔筒原本的主人,应是一位喜好抽烟之人。”
      “我猜啊,应该是那个有名的‘烟袋锅子,不然,怎么可能会将此物熏出历经百年都难以消逝的烟黄?”
      “不信,您老就仔细闻闻,二百多年了,这玩意儿还带着烟味儿呢!”

第160章:二百多年了,还带着烟味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