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历练,多了解各部。”
“吏部以后要做的要务之一就是专才就放在专业领域,全才就变换岗位。并且以后一定要注意一点,有一百个年轻的好苗子,就给他们放到县令这一级,可能会废掉九十个,剩下十个也许就是未来的栋梁人选。朕不需要读死书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当翰林,但朕绝不可能给他安排在主政之位。”
王徽有些冒汗:“臣谨记。”
陛下这一番话信息量太大了。
首先,现如今这些只知道读死书的举人进士,以后没有主政各部更没有成为宰相的可能。
其次,人才培养要从二三十岁开始设计好渠道。
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陛下的用人标准。
李佾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再给王徽提纲挈领。同时也是在敲打。
王徽出去,进来一人猛然躬身抱拳:“陈李钧不负陛下所托前来复命。”
“哦?快坐。”
“谢陛下,这是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请罪奏表。”
李钧双手抬起,呈送两份奏表。
奏表上是华丽的辞藻,大致意思是臣等因一时激愤犯下大错,陛下宽宏大量只是斥责,并且送来重礼安抚,让臣很是惶恐。今天把儿子发髻割下来呈送长安,并且发誓以后一定要严加管教,同时依旧忠诚于陛下,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
“陛下,沙陀族比较穷,没什么东西,李国昌父子在臣返回的时候给带了十五车兽皮和杂七杂八的东西,说是请罪的。臣找人估算了一下,价值四万贯左右,应该是沙陀族倾其所有了。”
李佾:“……”
我送你们一套玻璃杯,你给我四万贯的东西?
这感觉就像是我买了六个口杯,还把酒喝了,把口杯留给你,你就给我八千万似的。
直到李钧看李佾不说话脸色有异,李佾才咳嗽一声:“爱卿辛苦了。拟诏……任李钧为兵部侍郎,从二品。”
李钧激动的跳起来跪倒在地:“谢陛下!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李佾走过去将他扶起来,笑着说:“你和其他朝臣不一样,你是懂军事的,兵部侍郎这个位子非你莫属。另一件事办的怎么样?”
李钧颤了一下,立即再次拜倒:“臣对陛下的敬仰难以形容,陛下交托之事臣定会全力以赴。”
李佾点点头。
“陛下,李存孝已经带到。”
“找到了?”
“带来了。”
李佾:“……”
你把人带来了怎么还那么说?没办成事的才这么拍马屁呢。
“可还顺利?”
李钧将经过一说,李佾神色古怪,也明白他为何拍马屁了。
第54章 招安李国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