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2章 歙州[1/2页]

唐枭 海风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歙州,八分半山一分水,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
      著名的黄山位于歙州境内,水秀山灵,大自然的风景优美图画。
      宣州通向歙州只能走陆路,山路崎岖难行,一万大军蜿蜒拖行数十里,好在身在异乡山地,很少出现逃兵。
      韦扶风心情与底层士兵不同,一路饶有兴趣的游览景观。
      赵匡明为首的很多将官坐着滑竿,韦扶风则是一直徒步,纵然脚底起泡,也不享受特权。
      长安城,楚瑜母亲害怕欺君之罪,上书说明儿子险死还生,死讯属于误报。
      昭宗知晓楚瑜险死还生,不觉意外,又多了出奔江宁的期望。
      绥州,李玉珠得知郎君平安无事,万分欣喜,遵照田雯儿的军令行事。
      五千‘河东军启程南下,使者快马先行南下,抵达长安大明宫告知。
      昭宗对于李克用二次奉献兵力,意外的犯了疑心病,猜疑李克用居心不良,妄图染指江宁势力。
      思来想去,昭宗无可奈何,总不能拒绝李克用的奉献,
      昭宗转而考虑,要不要外放一位宰相,主管上元府大局,他招来宰相们商议。
      宰相们的结论是一致不可,上元府初置,事实上属于冯弘铎治下,过于激进引起冯弘铎不安,破坏江宁均衡局面。
      宰相徐若彦建议一位皇子册封升王,去往上元府彰显大唐统治,博取民心向背。
      昭宗犹豫的说考虑一下,担忧皇子去往上元府,遭到藩镇裹挟称帝,遥尊他为太上皇。
      昭宗回到后宫,与皇后何氏商议,皇后一向谨小慎微的不理外朝事,那敢赞同皇子去往上元府。
      “陛下,晋陵公主驸马未亡,胡三说过晋陵驸马心有大唐,不如提拔晋陵驸马主持上元府。”皇后转言建议。
      昭宗摇头道:“楚瑜是吴王属下,任职升州刺史徒有虚名,提拔也得不到实质性权力。”
      皇后点头,昭宗又道:“徐卿家的提议有利有弊,让一位皇子去往江宁争取民心,日后朕去往,不至于唐突。”
      皇后不敢言,理解皇帝的悲观情绪,又听道:“李祚去往可好?”
      “臣妾不愿。”皇后毫不犹豫发对,李祚是她的亲生二儿子,昭宗第九子。
      昭宗点头,说道:“那让李景去吧,晋陵公主南下与驸马团聚,李景交给晋陵公主照应。”
      皇后点头,昭宗第十二子李景,年仅四岁,母病亡。
      昭宗谕旨,十二子李景封升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任职上元府留守。
      晋陵公主辅佐权知升王事,五千河东军成为升王府军。
      随后的三日,昭宗辗转反侧的失眠煎熬,又改了主意,使人传旨五千河东军,命令驻留长安。
      昭宗打算日后南下,借助五千河东军护驾。
      ‘河东军回应,奉命去往江宁驻扎,不敢违背晋王军令,另外驻扎长安,畏惧凤翔军来战。
      昭宗得到回报只能作罢,只是南下的心思已然活泛,让皇后准备部分宫中用物,加上一百宦官,五十宫女。
      昭宗要在上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府建立离宫,当然只是因地制宜有个离宫名头,养军都不知怎么筹措,那有可能建造离宫。
      光福坊,楚瑜母亲接到皇帝口谕,惊慌的不知如何是好。
      楚瑜母亲与家奴商榷,要不要通知回了娘家的公主。
      家奴说,楚瑜老爷明确了和离,违背老爷的决定不妥,可以使人询问老爷在鄂州的家妻。
      楚瑜母亲明白家奴抵触公主回来,她也不喜,于是使银子雇人去往鄂州送信。
      信使急匆匆赶路,南下走武关道,抵达上津雇船,沿着汉水顺流而下,一路顺利抵达鄂州,大着胆子送信到府衙。
      田雯儿看了楚瑜母亲书信,意外皇帝的节外生枝,回信不要通知和离的公主,她会解决。
      回信使出快马斥候送去长安城,长安来的信使得到重赏,欢天喜地的慢慢回归。
      田雯儿的解决方法简单,信使见过楚瑜母亲,继续北上知会五千军力主将,使人假装接走了公主。
      随后,田雯儿想起养在夔州的外室公主,使人通知琥珀询问意愿。
      不日,外室公主来到武昌城,田雯儿没有出迎,二堂接见。
      外室公主独自进入二堂,看见站立的田雯儿,走前跪下,细语:“妾身李香君觐见王后陛下。”
      田雯儿俯视,轻语:“你来了,想是抉择成为扶风侯的女人。”
      李香君细语:“王后陛下,琥珀迎接妾身离开长安,妾身就是扶风侯的女人,若是想要另嫁,早就回归了娘家。”
      田雯儿轻语:“你自认扶风侯女人,为何不声不响的这么久?”
     &nbs

第472章 歙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