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9章 铜官窑[1/2页]

唐枭 海风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铜官窑场位于湘江东岸,依山傍水,峰峦起伏,沿湘江绵亘十余里。
      铜官镇,南北走向,一条千米长街贯通,街道宽七八米。
      街上有各行各业作坊,各类商铺客店,杂货店,绸布店,药店,鱼行,粮行等。
      铜官镇北端有云母寺。
      云母寺临湘江,下方有一个千米长的深水港湾,名曰“铜官潭”,是船只停泊、装卸货物及避风、休整的处所。
      杜甫于唐大历四年二月路过铜官,遇大风曾在此处避风,写下了著名的《铜官渚守风》一诗。后人在云母寺旁建有守风亭。
      九娘一行乘船抵达铜官潭码头,五十护军登岸警戒,唬的商贾力夫纷纷走奔,远远的惊疑观望。
      一时间热闹的码头,鸦雀无声。
      “你们不要怕,是我来了。”韦文海走到甲板,摆手高声童音。
      “小侯爷,是小侯爷。”码头上顿时一片如释重负喧嚣,所有人都是笑逐颜开。
      “惊扰了大家,抱歉。”韦文海作揖道歉。
      人们七嘴八舌,纷纷作揖还礼,发自真诚的欢迎韦文海。
      自从韦文海来到铜官镇,带给了铜官人安居乐业,井然有序的繁荣日子。
      贪官恶吏,泼皮无赖,基本消声灭迹。
      事实上韦文海没做什么,全是九娘使人严管铜官,铜官窑场不许存在游手好闲,好勇斗狠的不良人。
      九娘是为了儿子安全,同时也是非常重视铜官的商业价值。
      铜官瓷业的产值飞快递增,已然成为长沙府的一处聚宝盆。
      九娘带着帷幄登岸,她很少离开大将军府,出外基本是去往寺庙礼佛,铜官镇只是途径歇脚。
      “拜见湘王妃娘娘。”有人自发的跪下叩拜,带动码头上的一半人跪拜。
      另一半不知所措,基本来自外地的客商。
      “诸位请起,不可如此。”九娘回应,然后牵手儿子走向镇里,离开了也就摆脱了‘捧高处境。
      《仙木奇缘》
      长生跟随走进铜官镇,深入百米抵达一家福海酒楼落脚。
      韦文海得到母亲允许,拉扯长生离开,十二个护卫跟随,抵达几十米外,一家名福贡的瓷器铺子。
      “这是我用妹妹名字开的铺面。”韦文海笑语。
      长生点头,铺门不小,长达三十米,飞檐楼阁的大气铺面。
      事实上两个铺门,左侧的铺匾‘福贡回春,右侧‘福贡窑瓷。
      韦文海走入窑瓷铺门,里面有人惊喜道:“东主来了。”
      “孟叔,我工笔的福贡瓶出窑了吗?”韦文海问道。
      “出了,东主请观。”铺里的一名袍衣中年人,取来一只瓷瓶。
      韦文海接过观看一下,转身递给长生,笑语:“请长生叔掌眼。”
      长生接过瓷瓶观看,手中的瓷瓶直口阔腹,瓶侧一对贯耳,润泽如玉。
      瓶体上翠绿挺拔的竹子,细致传神,品质称得上完美无暇。
      长生点头,说道:“这只瓷瓶堪称上品,能值个好价。”
      韦文海愉悦,介绍道:“孟叔,这位是主管海上行商的长生。”
      袍衣中年人恭敬作揖:“卑下拜见长生大人。”
      长生愣怔一下,点头道:“幸会。”
      韦文海笑语:“孟叔,你接待长生叔,你们沟通一下海外需要什么瓷器,我去与母亲吃饭。”
      韦文海离开了,六个护卫跟随。
      长生望着孟叔,问道:“你是雅雀卫?”
      孟叔作揖:“卑下风信使孟二郎。”
      长生意外,风信使高过都尉,仅次于主管雅雀卫的长福。
      “你是负责长沙府的风信使?”长生忍不住问道。
      孟二郎回答:“卑下负责湖南江西的信息收集,主管铜官镇营商。”
      长生点头。
      孟二郎又道:“大人或许不知,铜官镇营商不归长福大人管辖,卑下直接受命十四夫人。”
      长生点头,说道:“我只接触过水军的雅雀卫都尉,对于内地雅雀卫职权不了解。”
      孟二郎说道:“内地的雅雀卫主要负责收集信息,管理营商,没什么军政权力。”
      长生点头,递出手中瓷瓶。
      孟二郎说道:“大人不想留下吗?”
      长生意外,问道:“你的意思送给我?”
      孟二郎笑了,说道:“卑下可不敢送礼,这只瓷瓶意义非凡,大人最好做为镇船之宝。”
      长生俯视手中瓷瓶,抬头道:“我只愿为侯爷做事,不愿扯上道不清的攀附。”
      孟二郎说道:“大人误会了,这只瓷瓶出于小侯爷工笔,做为镇船之宝,内可提振出海水军的凝聚力,外可得到海外统治者的高看。”
      长生皱眉不语,孟二郎又道:“大人,奇货可居。”
      长生点头道:“我带回去,收藏不卖。”
      孟二

第619章 铜官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