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4章 两头诓骗[2/2页]

唐枭 海风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潼关落在宣武军手里,镇守主将王重师,身经百战的宣武军元老。
      王重师河南颍州人士,很早追随朱温南征北战,现任颍州刺史,匡国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年,韩建投降宣武军朱温,使得朱温全盘接收了五万潼关军。
      朱温利用潼关军北征河东军,大败河东军,围困晋阳城。
      李克用心态崩溃,差点弃城跑路。
      时至今日,潼关镇守军力三万,虎视眈眈曾经的京兆府地域。
      朱温既不承认京兆府降格天策府,也不宣布否认。
      军府二堂,王重师接见凤翔府来使。
      听着来使叙说,扶风侯出征河西走廊归来,驻留在长安城,彰显收复故地的功勋。
      来使强自镇定的白话,言说凤翔府兵力四万,这几年陆续混入长安城两千多将士。
      长安城镇守的川南军三万,长安城广大,守军重兵镇守兴庆宫一带。
      现在扶风侯驻留长安城,属于难得的擒王机遇。
      王重师打发来使休息,他没有怀疑来使假冒。
      王建本就归附梁王朱温,一直保持着同仇敌忾川南军。
      王重师接到过眼线的禀告,扶风侯驻留在兴庆宫,接见了长安文武官员。
      王重师理解王建的恐慌,扶风侯进取河西走廊,下一步必然针对凤翔府或陇右出兵。
      王重师愿意合作,北地川南军抽调远征河西走廊未归。
      长安易主,川南军做不到集结大军反扑。
      最不济,长安值得走一遭劫掠。
      自从川南军占据京兆府地域,京兆府得到了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农商得到蓬勃恢复,‘富裕的实在是让王重师眼馋。
      王重师什么人物?说白了就是乱世的匪军头领,河南百战时期,奸淫掳掠那是家常便饭。
      王重师迟疑不决,他愿意不成,不经请示的大举擅兵,顾虑梁王朱温猜忌的加罪。
      朱温杀了不少功臣,造成元老丁会叛投河东军。
      良久,王重师自嘲:“你真的老了吗?梁王说过我临事有权变,身为前沿主将,理应抓住战机的建功。”
      王重师喊来将官们,副将刘知骏沉默不语。
      刘知骏在潼关深受王重师打压,基本上虚位摆设。
      王重师命令参将张君练,统领两万兵力出征长安城。
      同时侦骑远走,斥候商州和渭北军情动向。
      王重师的军事公文,快马送去汴梁禀告朱温。
      凤翔府城,节度使衙门二堂。
      杨守亮使出的诓骗者,镇定自若的送上一封伪造公文。
      公文内容:“扶风侯出征河西走廊,得胜归来驻留长安城,待其出征军力回归,或许进攻凤翔府,本军决定先发制人,请秦王出兵三万。”
      诓骗者告知,潼关这几年,陆续潜伏长安城两千多将士。
      王重师大帅决定先发制人擒王,最少也要洗劫长安,消弱川南军。
      二堂主位坐着的是王建亲儿子王宗懿,十几岁的年龄,职责相当于监军。
      镇守主将名杨崇本。
      杨崇本坐在客位,看过公文没发现不妥。
      事实上,以前没收过王重师的公文,王建只是名义上归附梁王朱温。
      杨崇本举棋不定,王建的命令就是磐石不动的守御。
      但若是拒绝与宣武军合作,日后川南大军来袭,后果可想而知。
      “世子,这该如何应对?”杨崇本询问的甩锅。
      王宗懿回答:“我只是监察军务,没有用兵经验。”
      杨崇本无奈,阐明了不出兵的后果。
      王宗懿想一下,说道:“我们出兵两万,留守两万。”
      诓骗者听着,说道:“潼关出兵两万,长安三万川南军,四万兵力不足用。”
      王宗懿顿时不悦,冷道:“不是有内应吗?只能两万,否则不出兵。”
      一锤定音,诓骗者害怕弄巧成拙,知趣的告辞离开。
      诓骗者途中欢快的大喊大叫,这一次活着回去,不仅成为武官,还有一百银子犒赏。
      《诸世大罗》
      王宗懿行文,快马送去陇右禀告父王。
      杨崇本则是准备出兵,谨慎的侦骑四出。
      事实上各地布局有眼线,一旦川南军出动数万,瞒不过眼线。
      汴梁城,朱温接到王重师的禀告公文,看过之后,不悦的皱眉。
      朱温不悦王重师的擅兵,近期宣武军的军事重心,倾向黄河以北,一旦惹得川南军疯狂反扑,宣武军承受不起多线作战。
      不过,朱温对于川南军剑走偏锋,夺取河西走廊加上西域,深以为忧,那意味着,川南军获得更多的战马。
      朱温随手搁置公文,不悦归不悦,他对于百战功劳的王重师,还是有感情的,后续退守潼关,不需要增兵太多。

第624章 两头诓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