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五章论道与准圣【四千字,求月票!】[1/2页]

会穿越的面包车 孤独的小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蕴灵茶,在洪荒世界,也是稀缺之物。
      不仅可以提升修为,精纯法力,其内更是蕴含一丝的法则之力,虽然很少,但是,确实有。
      以前周合喝下之时,感觉不出来,但是,当他现在在喝下之时,终于是察觉到了那一丝的法则之力。
      可以说,喝下蕴灵茶,可以让人对法则之力有更深的感悟。
      这也是为何蕴灵茶这般稀缺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便是蕴灵茶需要栽种在先天灵土亦或者同阶,更高层次的土壤之中。
      否则,根本就不可能发芽成长。
      最重要的是,蕴灵茶的种子,极难获得。
      每一株蕴灵茶树只可摘取一次,便会枯萎,而在枯萎的茶树当中,有一定概率会孕育种子。
      所以,这蕴灵茶,只会越种越少。
      一些大能,可以在蕴灵茶树成熟之时,用大法力将法则之力灌入茶树之中,会增加种子的孕育概率。
      这也导致这些大能手里,或多数少都还会有一些蕴灵茶。
      如此,这玩意,还是比较珍贵的。
      当然了,比之更加珍贵的还有,便是悟道茶。
      顾名思义,可以让人悟道。
      周合也栽种了一点,不过,不多,因为这玩意,喝一次就悟道一次,有点麻烦,浪费时间。
      所以,才选择大规模的种植蕴灵茶。
      “侥幸闯入了一个古修士洞府,便获得了蕴灵茶。”周合随意编了个谎话。
      “原来如此,看来,长生道友也是一位福源深厚之人。”镇元子笑着说道。
      “师父,蕴灵茶泡好了。”
      这时,清风明月端着两壶茶各自来到了他们身边,给两人都倒了一杯茶。
      比先前更加浓郁的茶香味飘荡而出,让人精神大振。
      镇元子迫不及待的便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就是这个味道,上次蟠桃盛会喝过一次,当真是回味无穷呀。”镇元子一脸的享受。
      其实,他以前也种过蕴灵茶,可惜,在千年前就已经全部枯死。
      手里的蕴灵茶也早早的喝光了。
      “嗯?”周合忽然浑身一震,有些不可思议的恶看着镇元子。
      而后,周合立刻起身,作揖行礼:“见过镇元子前辈,先前不知镇元子前辈的修为,多有怠慢,还请恕罪。”
      “诶,抱歉,抱歉,喝了口茶,一时之间露了气息。”
      “还有,不管修为高低,自是修道中人,称呼道友即可。”镇元子抚了抚胡须淡笑着说道。
      “那个好好吧,镇元子道友。”周合笑了笑,又坐了下来。
      周合上门,开口拜访之时,便是想以前辈称之。
      只不过,还未等他开口镇元子就自己出来了,还称呼他为道友。
      那时,周合也发觉,镇元子的修为和他一样,是大罗金仙圆满。
      当时还有些奇怪,被称之为地仙之祖的镇元子,修为居然只是大罗金仙。
      现在,周合也就释然了。
      这镇元子先前根本就是隐藏了修为,周合完全都没察觉到。
      要不是刚刚喝茶之时,一时不查,泄了气息,怕是周合也根本就发现不了镇元子是准圣巅峰的修为。
      这个修为,可以说是除了圣人来此,怕是都拿不下镇元子大仙。
      果然,真的不愧是地仙之祖啊。
      也难怪,西游时期,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吃人参果也可以长生不老。
      但是,所有妖怪都敢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去硬肝去吃唐僧肉,却不敢去找种在那不动的人参果。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镇元子的实力。
      不过,周合对镇元子隐藏修为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是心中有些振奋。
      镇元子的实力越高,两人论道,周合所的收获也就越大。
      旋即,周合就当先开口,与镇元子开始了论道。
      ……
      话说两头。
      姜子牙从昆仑山离去,却发现,自己举目无亲。
      没有任何的家人在,不过,却是想起了,自己在朝歌还有一个结义大哥,宋异人。
      虽然离开了四十年,但是,姜子牙依稀还记得宋异人的居所。
      当即,便施展腾云驾雾之术来到了朝歌城外以南三十多里的地方。
      然而,却是傻眼了。
      在记忆当中,这里应该是一座溪水环绕,绿柳长存的宋家庄。
      而现在,居然已经成为了一条大河。
      “奇了怪了,宋家庄去哪了?”云朵之上的姜子牙一脸的疑惑。
      不过,他的法力快耗尽了,也顾不得那么多,连忙从天上飞了下来。
      不得不说,四十年的修行,当真是修了个寂寞。
      从昆仑山来此朝歌,饶是有滕云驾雾之术,也耗费了三日的功夫。
      姜子牙发现不远处正好有个驿站,当即就走了过去。
      “店家,给我上壶茶,在来几个烧饼。”姜子牙直接坐了下来,然后朝着店家喊道。
      “好咧,老人家,你稍等,马上就来。”
      棚内的店家应了一声,连忙端着一壶茶和两个烧饼走了出来。
      “老人家,您的烧饼和茶水。”
      “对了,店家,我记得这里以前不是宋家庄吗?怎么变成大河了?”姜子牙说道。
      “嗨,老人家,你是不知道,一年前的某天,不知怎么回事,朝歌开始下暴雨。”
      “这雨下的,三米外,人畜不分,一连下了足足七日。”
      “七日后,又不知为何,忽然就停了,然后,这里就成了大河,宋家庄,估摸着还在河底呢。”店家说道。
      “大雨?河底?那里面的人呢?”姜子牙急切的询问道。
      “我看老人家是有亲戚在里面吧,不用担心,王相早就算到会有此灾祸,在前一日,便将附近的百姓都迁移走了。”
      “诺,看见那座山了没?现在宋家庄就在那里。”
      店家指着数里外的一座山说道。
      姜子牙顺着店家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那是一座只有两三百米的的小山,隐约间,还能看见半山腰的一些房舍,更有缕缕青烟升起。
      “多谢店家了。”姜子牙当即抱拳道谢一声。
      随后,姜子牙又和店家询问了一下如今大商的情况。
      此时,驿站内也没什么客人,店家干脆就坐了下来,和姜子牙聊了起来。
      约莫半个时辰后,姜子牙心事重重的离开了驿站,朝着宋家庄而去。
      不多时,就来到了宋家庄。
  &nb

第四百六十五章论道与准圣【四千字,求月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