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9章 我真不是故意要搞这么大的场面[2/2页]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参与感。
  主要还是觉得荆小强平易近人。
  谈笑风生的问《当我们年少》的首演票子卖得怎么样,感叹目前沪海还是没有专业的歌舞剧院,但这边的施工进度也还不错。
  然后一起看着曹菲在他手中,慢慢变得犀利高冷。
  可能是昨晚滋润得太多,她今天的神色显得比较亲和甚至娇憨。
  但实际上她的骨相就是偏清冷,荆小强还故意凸显颧骨、薄嘴唇这些非一般的特点。
  就把那种另类的高贵冷冽,拒人千里之外的出尘若仙味儿烘托出来。
  非要跟陈薇羽、潘云燕这种专业美人比长相,她肯定有差距,和安宁、邹珣这种职业演员比气质,她又差点。
  但这种独有的自身气场,如果用主流审美包装,反而会掩盖住光芒。
  这就是之前那个曹晴雯在市场上籍籍无名的茫然原因。
  只有把她自身这种漫不经心、我行我素的气质激发出来后,现在这样的妆容果然让人过目难忘。
  她自己还看不到。
  但能感觉到随着化妆进度,周围人在讨论工作的时候,开始不知不觉的停顿,注视着她眼神越来越多。
  她骨子里还是很臭美的。
  看化妆师的眼神难免又温柔带笑了。
  化妆师古井不波:“严肃点,工作呢!”
  曹菲才慢慢把眼神提炼出来,冷冽、缥缈。
  摄影师在旁边看到,已经忍不住先抓拍几张,啧啧称赞。
  在一切还比较保守的八九十年代,曹菲这种被荆小强捯饬出来很有国际感的妆容,绝了!
  果然,这一系列的海报推上市场之后。
  曹菲在内地一炮而红。
  荆小强给自己只简单的收拾下,画面中也是曹菲身后的男人。
  还隔着好几米距离的那种侧影。
  整个海报都是薄荷绿的那种清冷色调,曹菲却一身火红的长裙,身高腿长脸小腰细肤白薄唇。
  独特的气质让人过目难忘。
  很多人往往是第一眼看到荆小强的名字,注意到海报,然后却被海报上这个女子吸引。
  19.9元的两盘磁带专辑,定价依旧遵循荆小强的量大便宜风格。
  利润可能低一些,但必然卖爆。
  哪怕翻版一盘空白带,买好点的TDK之类都要五到八块钱,还不如买这正版。
  拷兄们更是熟门熟路的堵住了盗版渠道,一个劲儿的朝这些以往的盗版客户手中塞正版。
  其实相比之下翻版带能赚多少?
  这里和音像社渠道并行,六折拿货给你们。
  磁带盒上也超出这个时代的标注“建议零售价19.9元”。
  赚得其实更多。
  卖得也就更多了。
  因为这套专辑甭管是在音像店、集市、书店,都打着荆小强的名声大音量播放。
  可买回去听过曹菲的声音,都会觉得尼玛,这声音气质和海报、封面上搭配简直绝了。
  跟荆小强的歌声终於有个声音可以媲美。
  男女搭配,听歌不累呀。
  这不正好也八月下旬了吗,很多大学生开始返校。
  滚社这边就从平京、沪海、EZ、粤州、蓉都等十来个中心大城市开始大量进货给滚社成员拿去销售。
  千万不要低估了大学生做买卖的激情。
  他们很多是进大学才离开父母,有了点财务自主,但又极度缺钱。
  恋爱、聚会、学习哪样不需要钱。
  八九十年代做买卖都是刚摘掉投机倒把的帽子。
  全民倒爷的时代差的就是可以倒卖的东西。
  滚社六折拿过来的磁带,不加价。
  大家买去销售纯属给提供个赚钱的机会。
  多劳多得。
  有人在宿舍寝室卖,有人去没有滚社的学校卖,有人索性拿到街上摆小摊儿卖。
  全国几百所大学啊!
  还伴随着几乎每所大学一台立式钢琴外加小提琴、小号、吉他、架子鼓的赠送。
  这种销售不爆炸才怪。
  这里就不得不提常丹琳他们努力的结果,直接从工厂拿到的立式钢琴每台两千元,这就保证了原本只打算先送比较穷、比较差的那些高校,现在干脆全都送。
  只要有滚社大学生来认领保证维护,就能发到相应高校。
  本来只是刚刚好时间凑巧,两个事件重叠。
  但在很多滚社学子的眼里,荆小强就是卖了专辑的钱,用来给高校赠送乐器。
  那不更使劲到处推销磁带。
  于是从上市销售本来一贯都是音像店、新华书店音像部为主力的渠道,先爆发销售高峰,音乐爱好者、荆小强的粉丝,抢购专辑。
  然后以原来盗版磁带销售为主的普通民间销售,接着在他们更下沉的集市、闹市、路边摊跟着大量倾销。
  最后才是高校学子们好像水银泻地一般的无孔不入,更像是直销的到处寻找哪里还没有卖,我们就去摆个摊!
  三天,仅仅三天就有超过一百二十万张的销售!
  要货还更加猛烈了!
  然后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音乐报》横空出世!
  这三件事真的是凑巧在一起的。

第559章 我真不是故意要搞这么大的场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