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昔昔慷慨激昂地说完之后,又转身踏上大殿,坐上了龙椅。
“再则,柱国将军尹世,乃三朝元老,曾随先帝开疆拓土,数次以身涉险救过先帝,驻守南境长达六年,南境安稳至今,立下不世之功。其子尹宸泽,十七岁便斩杀敌军大将,擒贼擒王,连破敌国七城,被先帝立为骁勇少将军,这等功勋!竟不值得你们为尹家留下仅存的一点血脉!!!”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纷纷俯首帖耳,鸦雀无声。
这群人不受半点教训,是不知道违逆女帝的下场了。
此刻,她那凌厉的眼眸之中,犹如燃起了熊熊烈火。
“谋逆!还是朕不在场的谋逆!朕原以为是柱国将军长期驻守南境心生不满,以致谋反,现在看来,各位大臣诸多阻拦朕,想必背后另有蹊跷也未可知!?”
说到这时,宫昔昔向下方众臣扫视而过,将目光停留在了李左堂身上。
这李左堂早已心慌如麻,不断地在进行着心理建设,努力地保持着表面的冷静泰然。
这女帝的雷霆之怒,哪还是当初那个看起来心狠手辣实则好拿捏的小女孩啊!
但将军谋反案,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便是女帝心有怀疑,他也断不能让此事再生波澜。李左堂好不容易向前迈动了半步,拱着手,颤声道:“陛下,此案卷宗已移交大理寺,来龙去脉,人证物证皆在。虽然陛下当时尚处于‘昏迷,但举国上下,太后及众公主、皇亲国戚、文武百官等人,无人不知晓此事,微臣断不敢有半分隐瞒啊!”
此时,太后从幕帘之后投来犀利的目光,张了张嘴,却未言语。
而朝堂上的众位大臣中,有不少人接连附和道,“是啊,陛下。若不是丞相站出来,大朔恐被那乱臣贼子夺去了江山呐!”
见众人纷纷出面解释,她收回了目光,稍稍平复了怒气,淡然问道:“众位爱卿,既然此案已落定无疑,那朕不过是赦免一些尹府遗留的老弱妇孺,你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
“既如此,此事,朕意已决。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启奏啊?”
“······”
此时的朝政殿却异常安静,甚至空气当中还回荡着她的质问之声。个个大臣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见此情形,若是再无人说话,怕是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咳咳咳······”显得有些故意的咳嗽声,从帘帐之后传来,太后却只字未说。
站在下方的其中一位大臣,似是听懂了太后的意思,赶紧走上前,拱手说道,“回禀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宫昔昔乍看一眼,这位大臣倒是有些面熟。
她探了探原主的记忆,搜索到了他的相关信息。他是吏部尚书宋方泉,掌管朝廷官吏的考核和任免相关公务。为人看起来老实,实则十分圆滑。
从目前局势来看,他定是昨日知晓了宫昔昔将原刑部尚书张文宣降职一事,这太后一使个眼色就赶紧站出来,看来他很有可能是太后那边的人了。
“爱卿请讲!”既然如此,且看他说些什么。
第18章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