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死累活的挣钱不就是为了享受的吗?趁着房价低,还没有限购政策,多买几套房子是最保险的。
做生意可能会亏本,但买房子永远是不亏本的买卖。
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的顾笙声安稳的进入梦乡,心情好了,连晚上做都梦都变得美好了。
果然,钱和房子永远是治疗不愉快的灵丹妙药。
买房子这个信念支撑着顾笙声,早上六点她准时起床出发去春熙路。
春熙路不是顾笙声昨天去的固阳胡同那种四合院聚集区,这里大部分是居民的自建房。
自建房类似于四合院的格局,因为是居民自己建造的,所以面积都挺大,也带了院子,不过房屋并没有四合院那么漂亮。
除了自建的小院子,这里也有楼房,但面积比较小,而且是家属房,房子的产权在公家手里,并不是商品房。
如果商品房还差不多。
但顾笙声记得国内的第一批商品房还没有开始建设。
也就是说,房地产这块大蛋糕还没有人掺和进去,即使顾笙声更想做实体经济,但房地产的高额利润让顾笙声十分动心。
她知道国家已经逐渐开始开放各种政策,买地也在国家允许范围内,而且这个时候的燕京还没有对郊区进行开放,只有市区的说法,没有分一环二环三环之类的。
郊区的地价格肯定不算高,如果这个时候买地,也能大赚一笔。
她手里的钱暂时没办法建数十栋楼房,但买了地她可以先做别的生意,等积攒了更多财富之后再考试建楼。
顾笙声蠢蠢欲动,把心里的想法按下,今天出来的目是买房子,先别想那么多。
依旧是昨天那个套路,顾笙声找到几个在树底下聊天乘凉的老爷爷老奶奶打听。
既然昨天徐奶奶说了春熙路有人要卖房子,那这些爷爷奶奶肯定也知道。
“闺女,你一个人来买房子?家里人不一块来啊?”
可能是顾笙声的脸看起来就是大学生,所以几个老奶奶在听她说想问一下这里有没有人要卖房子后才会这样问。
华国人的观念就是,还在读书的都是孩子,只有出来工作了才是大人,买房子这种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要大人在才能解决。
“不是我家里要买房子,是我的一个朋友,我们两家一直都是邻居,然后她不太适应学校的宿舍,因为不太适应还生病住院了,她爸妈不在这边,所以才拜托我帮忙看房子,买房子的钱他们会汇过来。”
顾笙声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那也不能你一个小姑娘来看房啊,要有个大人。”
老奶奶的又说。
“没事,我年纪也不小了,都快20岁了,不是小孩子了,这不是没办法么?总不能让我朋友为了买房子不养病直接从医院出来。”
老奶奶总算不再多说了,大概是觉得劝说无益吧!
除了刚开始的问话环节有点尴尬,顾笙声从见到房子的主人之后进度就拉快了。
&nbs
第273章 再买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