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自己适应挺快的,他的心头一片火热,又是一片春心荡漾。
穿越前那具白花花的肉体,穿越后水里那滑不溜秋的触感,此刻都一一在他脑海盘旋。
小妹还在,他只能压下心头之火,跑到院子里舀了两勺子水,让自己冷静冷静。
日头西斜,小孩子吵着要吃奶的声音传来,全家人都陆陆续续醒来。
杨明远头皮发麻,如何不动声色地冒充他人子女?在线等,挺急的。
杨明远坐在院子里的桑树树荫下,心里七上八下的。
虽然他前世也花言巧语骗过妹纸,但那种是你情我愿毫无心理负担可言。
而现在完全不同,他代替的是另外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责任和义务。
不管从哪方面上说,马上他要见到的,就是两个生他养他十七年、熟悉而又陌生的“父母”。
正当他胡思乱想一大堆的时候,一句朴实的声音传来:“二郎,你午间去了哪里?刚回来么?”
杨明远愣愣地站起身,弱弱地回道:“阿耶,天气太炎热了,我去了山上的瀑布那里洗了个澡,刚回来一会儿。”
还好这里叫爸妈是叫“阿耶(爷)、阿娘”,不然杨明远一时还真叫不出口。
“嗯。下次等日头小点再去,别中了暑热。”杨父点点头,跑去小矮屋舀水洗脸。
杨母紧随其后出来,第一眼就看见了杨明远涂了草汁的脸,忙问咋回事,杨明远只好又拿好话哄了一遍。
然后他的哥哥嫂嫂、小妹、小侄子纷纷出到院子里,整个小院子顿时活了过来,叽叽喳喳的。
前世的杨明远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大多数时候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所以特别羡慕别人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这一刻的他,忽然觉得,好像穿越到一户农民家,也没什么大好的。
“不就是没钱吗?就凭我这21世纪的知识,还会赚不到钱?”杨明远豪气冲天地想道。
笑闹了一阵,杨母便端着一个大陶罐出来,放到院子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
没错,他们家连吃饭的桌椅都没有,一日两餐都是在这块磨得锃光瓦亮、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大石头上吃的。
你也没听错,是一日两餐,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三餐。
像一般的农村人家,都是早上五六点趁着没太阳出去干农活,忙到八九点回来吃早饭(朝食),然后再接着出去继续干活。
干到日上三竿晒的不行的时候再回家休息,这时候是没饭吃的。
唯有到了太阳不那么晒,大概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大家才开始吃晚饭(晚食),吃好饭才有力气干农活。
古时候一般百姓的吃饭时间,都是根据干活的时间定的,并不是像现在一般饿了就吃。
端上来的陶罐里是煮的有点稀巴烂的菜蔬,没有一片肉,更没有一点油腥。
只有城里的有钱人才用得起铁锅,才能顿顿吃肉,才能吃到油腥味。
他们这一家,十天半个月能吃一次肉就欢天喜地了。
杨明远就着不忍直视的菜蔬吃了几口米饭,几乎没什么味道,盐也是没有放多少的,放不起。
真的太难下咽了,杨明远刚吃第一口就差点吐出去。
可是当他想到,这是这一家人吃了十几二十年的吃食,这是千百年来无数普通老百姓过了几十上百年的生活,他就感到鼻子发酸。
这样的生活,是人过的吗?
第4章 农村生活初体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