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煎出五碗则代表稍次一点,说明水稍的不够好,这都是《茶经》里面规定的。
杨明远稍稍尝了一口,怎么说呢,香确实是蛮香,有药香。
但是喝起来也带着微咸,略重口,还有少许涩味,但茶香清爽,回甘悠长。
严格意义上说,这杯茶还行,但是不符合现代人的胃口,因此杨明远对此大为赞扬。
萧老也交口称赞不绝,这当然有商业互夸的意思,但是对于第一次喝茶的刘六娘来说,这就是真的好喝了,虽然一开始喝不惯。
杨明远沉思了一下说道:“这煎茶虽好,唯一不大好的就是耗时太久。你想想看,我们加起来有104个座位,按刚才最快的速度再加快一倍,我们也无法同时供应这么多人喝茶。”
“郎君所言极是,我这些天也在看别的茶肆是怎么做的。他们有的卖散茶,有的请了好些个煎茶博士,我们这个人手上确实不够。”萧老说道。
“这样吧,我们茶馆以卖散茶为主,这个是极简单的,不需要耗费什么时间,省时又省力。”
“是极。”
“但是煎茶也不可废,毕竟我们买了这么贵的茶具呢。”杨明远笑了笑说道,“王博士,如果要学这个煎茶法容易否?”
“这个...”王思淼有点迟疑。
“你不必那么迟疑,我们学了你这法子后,也不至于把你赶出门。”杨明远安慰道。
“郎君说笑了,这煎茶法并无难学之处,像碾茶、罗茶都是一学就会。顶多难在如何炙茶,以及煮水时三沸要注意些,这些也只需勤加练习几次就好。”王思淼连忙回道。
“那行,六娘和小柳儿,你们今后主要跟从王博士学煎茶。这几天还没有开业前,李博士和各位店博士你们也要开始学习煎茶之道,不要等到客人问起却一问三不知。”
“是。”众人遵命。
“另外,你们之中除了六娘外,还有谁不识字?”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六道声音接连响起,只有王思淼和萧老识字,其他七个都是文盲。
“萧老,你明天安排人去买七套识字的教学东西回来,另外还要买一些跟茶有关的书籍,特别是陆羽的《茶经》,以后所有人不忙的时候都要读书识字学茶文化。”
杨明远想到以前念书被支配的恐惧,于是贱贱地笑道:“以后每月考察一次,若是识字、学习不过关的,当月例钱扣除。若是考察得满分者,例钱翻倍。”
作为家奴的他们也是有例钱的,萧老每月500文,王思淼、李芯每月300文,四个店博士每月100文,小柳儿每月50文。
并不是杨明远小气,而是茶馆还没开业,暂时支出不了太多。
而且起步少,将来给的多点,更能体现他的豪气大方,更能让人生出效死之心。
更何况,这虽然比较少,但对于家奴来说聊胜于无。
“郎君仁慈,让大家都能像富贵子弟一样读书念字,这真不是一般的良善。大家要体会郎君的良苦用心,要感激郎君的一片仁善,为郎君出生入死,都明白了吗?”
萧老从一个顽固老头子,一下子变成了杨明远的忠心管家,这让杨明远有些困惑。
这老家伙之前不是还挺高傲的吗?怎么一下子就变性了?
第42章 煎茶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