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耿千秋目光一凝道:“父亲,愿闻其详。”
      耿忠良道:“那时,老夫为太子的老师,那时他同其他几位皇子,都只有十几岁。”
      “最大的不过年方十二,最小的,也只有十岁。”
      “当时,武皇召集众位皇子,到御花园中出题。”
      “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太子,却知道暗中收买武皇身边的执笔太监,事先知道了题目。”
      耿千秋道:“父亲,儿子倒是觉得,作为一国之君,首先就是要聪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能做到这一点,也是他聪明的体现啊。”
      耿忠良道:“如果,他只是偷题,尚且还可以算作聪明。”
      “但是,他小小的年纪,就知道栽赃嫁祸。”
      “你可知,当年的六皇子为何被贬?”
      “六皇子?!!”耿千秋一愣,道:“他不是武皇最不喜欢的皇子吗?”
      “可当年,武皇却是很喜欢他,只是因为那一次,被栽赃,武皇便放弃了立六皇子为太子之心。”
      “以至于,到最后,把他贬黜,这些都与当年的太子栽赃一事有关。”
      耿忠良道:“而当年,你知道是谁为六皇子求情的吗?”
      “难道是……”耿千秋瞪大了眼睛。
      “正是当今的太子,是他先盗题,后又栽赃,然后再出面求情。”
      “这一系列事情,做的是滴水不漏。”
      “老夫只是没有想到,他盗题并不是为得解题,而是为了栽赃嫁祸,然后再出面为六皇子求情,在众位大臣面前以仁慈示人。”
      “此一举,在当时就赢得了宇文丞相等许多大臣的支持。”
      “小小的年纪,就有如此心机,实在是可怕。”
      耿千秋听到此,不由倒吸一口气:“原来,还有这么一段事情,若非今日父亲对我讲述,我还一直以为那太子真就是仁慈之心。”
      “没想到,他心机如此之重,并且这么多年,都没有人看出来。”
      随即,耿千秋又问道:“以父亲的耿直,当时为什么不揭露太子?”
      耿忠良道:“世上只有狠心的儿女,却无狠心的爹娘。”
      “当初,你父为太子的老师,为父也是一度真的喜欢太子的聪颖,但自从那件事后,为父却看清了他的本来。”
      “老师告学生,如同父母害儿女,这样的事情,你让为父又怎么做得出来?索性,为父便与他不再往来。”
      “这么多年,只能独善其身,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里。”
      耿千秋又问道:“那父亲,为何今日对儿子讲这件事?”
      耿忠良叹了口气,道:“若是今日为父不对你说出实情,恐怕你都要跟太子成为一党了。”
      “记住为父的话,不要同太子走的太近,以免日后惹火上身,到时候为时晚矣啊。”
      耿千秋点点头,道:“父亲,儿子记住了。”
      “儿子必定谨遵父亲教诲,不与那太子来往。”
      “嗯,如此我心甚慰啊。”耿忠良语重心长点了点头。
      ………………
      李默刚刚回到公主府,就有小太监跑过来道:“驸马,您可回来了,不好了,快去看看吧!”
      李默眉头一蹙,问道:“什么事情,大惊小怪的,

第25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