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随着杖数增加,声音渐渐微弱,最终没了动静。
      大殿内一片死寂,文武百官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纷纷躬身,不敢直视朱厚熜的眼睛。
      朱厚熜扫视着众人,冷冷说道:“朕推行科举改革,是为江山社稷,为我大明千秋万代。”
      “若再有阻拦者,孔榷便是下场!”
      随后,朱厚熜强压怒火,再次详细阐述起改革计划:除了保留经史子集等传统科目,增设算学、格物、时务等科目。
      以考察士子对实用学问与当下局势的了解。
      传旨,在各地兴办新学,从孩童抓起,提高百姓识字率,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学识改变命运。
      众大臣听着,虽心中仍有恐惧与疑虑。
      但在朱厚熜的威严之下,无人再敢出声反对。
      在朱厚熜的强力推行下,科举改革方案得以通过。
      此后,各地新学陆续兴办起来。
      朝廷从各地选拔精通算学、格物等新科目的人才担任教习。
      ……
      杖毙孔榷后,大殿内一片死寂。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再敢发出一丝异议。
      朱厚熜冷峻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这目光带着无形的压迫力,让在场所有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与他对视。
      此时,朱厚熜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简短却又极具威慑力:
      “今日之事,就此定论,退朝!”
      众人皆知,孔榷身为孔子后人,在朝堂之上本就有着特殊的地位。
      可鲜有人知的是,即便孔榷今日没有这般激烈地跳出来反对科举改革,他也早已被朱厚熜列入了针对氏族开刀的首要目标。
      在京中任职的孔家后人里,官职最高的便是孔榷,他是孔家在朝堂的一把保护伞。
      只要他还在,孔家便有恃无恐。
      如今,朱厚熜果断出手,将这把保护伞狠狠折断。
      朱厚熜一边走出宣政殿,一边在心中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准备让东厂督主曹正淳与海瑞一同前往曲阜,查办孔家。
      在朱厚熜看来,孔子是孔子,孔子后代是后代。
      历朝历代,每当蛮夷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王朝式微之际。
      孔家子孙不仅毫无抗争之意,反而争先恐后背弃大义,亲自出城跪迎蛮夷。
      其谄媚的软骨头姿态,实在令人不齿。
      就这样的行径,孔家竟还被尊为天下第一士族,实在是荒谬至极。
      在齐鲁大地这片孔家的盘踞之地,他们仗着家族势力肆意圈地,贪婪无度。
      曹正淳此前暗中调查,初步统计后发现,孔家已然成为齐鲁最大的地主
      坐拥良田超过10万亩,各类雇农更是多达5万余人。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田产竟都免税。
      朱厚熜心中暗自盘算,就这一笔本应上缴的税赋,若能纳入国库,便能购置无数粮草军备,用于巩固边防,保境安民。
      亦能拨出款项修缮水利,灌溉农田,助力百姓丰收;还能兴办更多的学堂书院。
      朱厚熜微微眯起双眼,望着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心中已然有了对孔家动刀的全盘计划。
      就在这时,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和轻柔的笑语声从身后传来。
      朱厚熜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两宫太后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之下,正朝着他的方向款款走来。

第83章 当殿杖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