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七章 贾琏和义忠郡王的交谈[2/2页]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黑色尼古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琏语不惊人死不休,淡然道:“什么事情都只能暗暗操作,随时时间流逝总有瞒不住的一日,王爷你说是吧!”
      说着,他朝义忠郡王看了一眼,眼神相当的‘意味深长。
      别以为之前横死顺天府大牢的杀手,是谁的人旁人不知,不就是眼前这位王爷的手下么?
      只是景隆帝有太上皇牵制,不好直接动手罢了,等太上皇一去,义忠郡王绝对讨不了好,最后还得成为红楼原著中那位沉迷男色的混球王爷。
      这样的自保手段,想想都叫人感觉心头不喜,只要不是真的喜好这一口的存在,想来午夜梦回都有种自杀的冲动,可惜义忠郡王到时却是不得不为,除非他不顾一家老小的性命安危,就是这么简单。
      “大言不惭,按冠军侯的意思,王爷已经没有丝毫希望了,那还不如等死呢!”
      旁边的王府幕僚终究没能按耐住心头火气,忍不住开口讥讽道:“没想到冠军侯也是个彻底的保皇党啊!”
      “世界这么大,大赵就是整个天下了么?”
      贾琏不以为意,淡淡开口不屑道。
      “嘿嘿,还以为冠军侯有什么高见呢,不过就是避居海外而已,这跟彻底投降有什么区别?”
      王府幕僚嘿嘿冷笑,看向贾琏的目光满是冷然和不屑。
      “什么叫避居海外?”
      贾琏更不客气:“不知道就不要乱说,是不是象你这样的非得逼王爷冒险一试,拿身家性命赌以后的前程啊?”
      “贾恩侯你不要胡说!”
      被点破心事,王府幕僚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冲着贾琏厉声呵斥。
      可就是如此,忠顺王爷也忍不住心中一冷,身边的心腹幕僚什么心思,他现在也算是彻底看明白了。
      “我看你是利欲熏心才对!”
      贾琏不客气道:“只有王爷冒险一搏,胜了你才有最好的结果,不然要是王爷听了我的劝在大赵之外建藩立国,像你这样专门出歪主意的,估计很难成为核心圈子里的一员啊!”
      “你你你,竖子不足与谋!”
      王府幕僚气得额头青筋暴跳,怒视贾琏恨不得吃了他。
      义忠郡王却没有理会两人的口舌交锋,此时他的心思全都被贾琏无意中说出的那四个字吸引:建藩立国!
      真要有建藩立国机会的话,他还真没有跟景隆帝死磕的绝然。
      不然,红楼原著中这位也不会装疯卖傻继续当他的王爷了,显然这位没有为了皇位不顾一切的决然。
      “王爷不要听贾恩侯胡说八道,海外之地全是烟瘴蛇虫弥漫之所,根本就不合适建藩立国!”
      王府幕僚显然十分了解义忠郡王的心思,直接开口劝道:“也不知冠军侯按了什么心,真是好本事好手段啊!”
      义忠郡王没有开口,只是紧紧盯着贾琏,看他有什么要说的。
      “长江以南在唐宋之时也是烟瘴之地,现在如何了?”
      贾琏撇了撇嘴,一脸不屑道:“据我所知,南洋的好些个大岛,面积足有数省之地,上面的土著懒得要死,随手撒了把稻种,每天就是晒太阳玩闹,他们依旧食物充足甚至多到吃不完!”
      说到这,语气变得凝重:“南方诸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一年三熟乃是常态,开发起来虽然比较吃力,可只要人手足够根本就不是问题!”
      淡淡扫了满眼放光的义忠郡王一眼,贾琏问道;“王爷,大赵什么最多?”
      “什么最多?”
      义忠郡王被问迷糊了,旁边的幕僚脸色却是相当难看。
      “人啊!”
      贾琏的话犹如惊雷霹雳,震得义忠郡王满眼充血,心中全被封藩建国的想法充斥,其余什么念头都难以上心。
      待贾琏离开酒楼时,身后的包厢里义忠郡王已经彻底动心,根本就听不进身边心腹幕僚的劝说。
      被弄得烦了,他甚至来了句:“就算不去南海封藩建国,留条后路总成吧?”
      一句话,就将心腹幕僚说得没了脾气,回头想想还真是这个理,明知跟景隆帝斗没什么好下场,要是不留后手以后倒霉的时候,可就真的没了翻身余地。
      贾琏撩起了义忠郡王的野望,算是暂时摆脱了这厮的纠缠,直接返回冠军侯府,在他看来跟皇室的人接触实在太累,还不如在家待的自在轻松。
      至于他撩拨义忠郡王把目光和手伸向外面,也是有意为之。
      不管红楼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大赵王朝也是正常历史上没有的存在,可大赵的环境跟他所知的华夏多么一致。
      这里的历史上,同样有秦汉唐,只是没有了宋朝,没有了元朝,更没有明清,在五代十国之后就改变了,后周世宗郭荣没有英年早逝,反而是是活到了五十多岁才驾崩,在位期间天下一统,然后后周沿袭两百余年才灭亡,然后蒙古鞑子统治中原百余年,知道赵太祖揭竿而起,将蒙古鞑子赶出中原,建立大赵。
      后周那是后来人的称呼,人家那时候就叫周朝,周朝和宋朝,明朝有些相似,都是毁在了文官集团的手中。
      当然了,史书上肯定不能那么写,毕竟写史书的都是文官。
      到了大赵朝廷,从太祖到太宗皇帝,都有压制文官集团,所以尽管天下承平日久,可文官集团的势力依旧没能彻底压制勋贵集团,甚至连武将集团的声势都不弱于文官集团。
      当然,眼下的形势有些变化,景隆帝跟太上皇争权夺利,因为勋贵和武将集团都是太上皇提拔的,所以这些人都天然的是太上皇的人。
      而景隆帝就只能默默的接收一些不受重视的人以及拉拢文官集团。
      毕竟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不一样,文官集团是最注重正统这两个字的。
      只要你是皇帝,那就是太上皇也不能废了你,不然就会受到史书和文人的鞭笞。
      不过也因为景隆帝对于文官集团的拉拢,所以现在的文官集团已经膨胀的厉害了。
      红楼原著中,荣国府最后的结局虽说是咎由自取,却也可以看作是勋贵和武将集团的垮台。
      不过对于这种内斗,贾琏是十分不喜的,有那功夫,去海外打几个岛它不香吗?

第二百五十七章 贾琏和义忠郡王的交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