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生死两茫,颠鸾倒凤4[2/2页]

凤谋天下:冷宫祸妃夺君宠 无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那皇上可想到什么法子?”朝里的事,灵月一介女流也不好多加评论。
      离若寒见灵月如此,便知她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只是还犹豫着不敢说,便又再道:“我想这钱,也不是说让百官们捐!我曾在民间时,见民间人家有缺钱时,便去当铺里抵押物品,等钱够了再赎回来!但赎回之时多了利钱。如果,我们这银子是跟百官们借的,许以小小利钱,等国库充盈之时,一并归于成官!这样,他们岂有不愿的?”
      离若寒于治国之道,自也有他的主张与看法。
      灵月垂眸,暗忖离若寒这法子。
      见灵月不说话,离若寒又问:“你认为如何?”
      灵月轻轻道:“此法是好,只是,据我所知,朝中税赋也不少,而这两年虽有些减,却国库也不至于一时的赈灾银都拨不下来!皇上,国库之事,或许,根不在钱多钱少,而在于如何管理!”
      卫锦时一手打理着国库,国库里的事,究竟有多少秘密,无人知道。
      烛摇起来,离若寒认真看着灵月,这个女子,心中有的计较,不输于男子啊!离若寒叹,自己身边,若也有灵月这般女子帮着自己谋划,便何愁天下不定?只是啊,后宫那几个女子,除了争宠闹事之外,便不会再去做什么事,而杜青鸾,虽有心计,苦于她身后杜家,最终是只能利用。
      灵月再道:“京中那几大仕族里,少了王家,多了杜家!皇上可想过,把他们养肥了,而最终会如何?以杜制卫,两相牵制,虽是好,却也难!”放下手中书,对离若寒道:“皇上,请看此书!”
      那书,是《经世治国论》,可那字,眼熟得紧。
      “这是……”离若寒捧起书,十分意外。
      灵月点头,脸上虽有倨傲,却也落寞。
      “此书是离若宸所写,他满腔治国,却成了空!”灵月在府中看到了离若宸所写的那些时,明白了他的雄心壮志。如今,便是他不在了,灵月也想替他完成了那些心愿。
      离若寒才翻看了一页,便深深吸引了去,细细看后,便对灵月叹道:“我们都没看错四哥,他是个天生的帝王之才啊!”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离若宸已经不在人世。
      灵月淡笑,隐隐间,却是痛楚自知的。
      “所以,请皇上好好看看这本书,让大明强大起来,才不负了他一片苦心啊!”灵月道,又跪下来,“皇上,水家愿捐银一万两,以绵薄之力解荆州之灾!”
      离若寒认真看着灵月,郑重点头,“朕谢你!”心里叹,四哥何幸,有灵月这样知心人?
      相视一笑间,化了前情今怨,离若寒从此后,只会把对灵月的情深深埋在心底里。那样的女子,他要不起。她终是只属于离若宸一人的。
      只是啊,灵月要用多大的忍耐,能撑得下来?心疼灵月,如果,离若寒还能为她做什么事,离若寒义不容辞的!
      那一夜里,御书房灯火通明,离若寒彻夜研读离若宸所写的那书,越看,心里越是叹服离若宸,他于治国、用人、军事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荆州之灾,朝里拨银二十万两,而水家、卫家、楚家及叶家都捐银一万两,再加上朝臣们共捐了六万两,此次共计三十万两银,全拨给了荆州灾区。离若寒还下了旨,要免除了荆州两年赋税。
      当旨下时,卫锦时便有话,说荆州已经拨下银子去了,这赋税就不能免两年了。
      离若寒只一句话,这天下,这国库,是朕的还是你卫锦时的?
      当下,卫锦时跪地告罪,离若寒让他好好把国库算算账,离若寒是要跟卫锦时算算了。
      灵月在重华宫时,听到子陌说了今日朝里的事,不禁微微一笑,离若寒如今也有几分离若宸的狠决了,也罢,为帝者当如此!
      荆州之灾,便是如此解了吧!
      离若寒处理了荆州之灾,又下了旨,要微服出巡,他想自己亲自去民间了解民情。虽有臣子反对,说离若寒天子之尊,不能轻易离京,可离若寒执意要去,他想知道,那些官吏间,有几个是真心为国的。
      离若寒出宫,而朝中事,由卫锦时等一干老臣暂理,各地上的折子,每日快马送至离若寒处,又不耽搁了国事,又能访到民情,可谓一举二得。
      而后宫之中,因杜青鸾身子未好,而灵玉又禁足了,灵月是为夫人,便自然担起了宫中事务之责。子陌总是担心灵月,她如今也是有孕在身,若是再操劳过重,只怕于胎儿不利。
      只是,这个孩子,真的很乖,从来不会闹。灵月笑称,这孩子,若一直这样下去,将来长大,还担心他会不会也冷冰冰的。却说那话时,一时怔住,离若宸也是冷冰冰的,这孩子,性子随谁?其实,灵月也知,自己生性也沉静清冷,若是这孩子也如此?私心里竟希望这孩子活泼些,至少这样不会太孤独了。
      这世上,未必人人都能相伴与自己一样的人,而她与离若宸,便是意外,也是注定。命中的数,逃也逃不过。
      如果,孩子也如自己或如离若宸一般,孤之苦,有几人能承受?
      秋已尽,这时若是登高,会不会别有一番心旷神怡?
      该去陌路崖了吧!
      灵月随地坐在崖畔,注视着崖下,云渺渺雾茫茫。山崖风拂起青衫,似是听到山下潺潺水声。举目望去,曾与那人一道跌落过这山崖,也曾与他一道在这山崖指点江山,意气飞扬。如此清晰,几乎触手可及。

第172章:生死两茫,颠鸾倒凤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