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古今相似[2/2页]

汉官 江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别看魏哲说的轻描淡写,但当时的情况却颇为惊险。
      当时那虎也不知是不是正在追捕猎物,竟然直接从一座山坡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官道之上,吓得行春队伍中不少马匹都人立而起,当场就受惊了。
      如果不是魏哲弓马娴熟,仓促之下恐怕也少不得要被掀下马来。
      幸好焦山这厮是开路先锋,当即便抽出熟铁棍便与那虎厮杀。
      不过三棍子下去,一张完好无损的虎皮就这样诞生了!
      说到这里,只见魏哲得意的拍了拍身旁的焦山炫耀道:
      “都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看来还是某的猛虎更厉害!”
      此言一出,焦山顿时咧嘴大笑,只感觉倍有面子。
      毕竟鹰犬功狗之说,自前汉以来本就盛行,魏哲这么说才是最好的抬举。
      没看亲兵中柳毅那厮羡慕的眼珠都红了嘛?
      其实作为积年的猎户,柳毅当时也想出手来着。
      只是他一直在魏哲左右护佑,这才晚了焦山一步。
      对了,在当下老虎并没有被称为“大虫”的习惯。
      实际上“大虫”的说法也是从唐朝才开始有的。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名为李虎,故此为了避免冒犯皇室,唐人为了避讳才改称“大虫”。从春秋战国时就被称“虎子”的尿壶,也正是在唐朝的时候成了“马子”。
      与之类似遭遇的还有鲤鱼。
      据《酉阳杂俎》记载:
      【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
      因为对“虎”的避讳,以及对“鲤鱼”的推崇,导致有唐一朝调兵遣将用的都是“鱼符”而不是“虎符”。
      不过魏哲可没那么多忌讳。
      回城之后便让匠人用虎皮做了皮褥子,虎骨则被拿来泡酒,虎肉、虎血更是一点都没浪费,直接让亲兵们分食了。
      虽然那玩意儿有点腥,但将士们可不在乎这些,其中尤属焦山吃的最多,连虎鞭都没放过。
      ……
      ……
      翌日,郡兵大营。
      看着校场中的三千士卒,这次魏哲脸上的笑容就真实多了。
      之所以只有三千人,那是因为还有一千名额被魏哲麾下亲兵给定了。
      用朝廷的粮食,养自家的亲兵,这也就是魏哲能干得出。
      对了,此事还是公孙昭亲手办的。
      直到这个时候,公孙昭才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在看完郡兵的演武之后,只见魏哲微微颔首道:“这批郡兵不错,好生操练着,年底我有大用!”
      此言一出,公孙昭顿时精神一振,立刻铿锵有力道:
      “卑职明白,定不让府君失望!”
      一时间公孙昭心中那叫一个感慨万千。
      这趟建功立业的顺风车,总算是让他搭上了!

第61章 古今相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