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往城里打了大少炮弹了,建筑物都快都轰了个底朝天了,可是中国士兵竟然还有藏的地方!鬼子恨恨的想着,要往城里发射更多的炮弹,争取把地面都炸松三尺土。除了往城里开炮,鬼子就等着援军了。五十五师团已经筋疲力尽了。
在城里,鬼子每天还是发动几次进攻。每次都进行强大的炮火准备,在鬼子的指挥官的望远镜里,看到对面中国的阵地被炸成废墟之后他们才下令士兵冲锋。可是等到士兵冲到中国军队的阵地的时候,那些士兵就跟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将日本士兵死死的顶住,慢慢的消灭。
战场上每天都消耗数百人的生命。
尽管战场上的中国士兵作战英勇,不惧伤亡,视死如归,也给了日本人极大的伤亡,让骄狂的鬼子一次次的在同古城下丧气而回。但是中国军队也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防线不得不一次次的收缩。而更危险的一件事情是,鬼子的一支部队竟然冒冒失失的闯到了师指挥部附近。鬼子看到是一个指挥部,拼命的扑来,师部危机。
师部只有一个连的部队防守,弟兄们都冲到了外面,跟鬼子隔着几十米的距离对射。师部的军官,连师长都亲自拿着机关枪冲了出来。师长脸色铁青,抱着机关枪就站在一条小河边上,朝鬼子扫射。
耿团接到报告,师部遭到鬼子攻击。他立即命令曾带着突击队的副营长带着原来突击队的人去支援师部。这支突击队还有差不多一个多连的弟兄,这些都是在烈火中淬过火的精钢战士。他们带足弹药,擦亮刺刀,冲向师部。
那群鬼子已经冲过了河,有的正在河里。一个鬼子刚爬上岸,就被师长的机关枪打死了。一个在河里的鬼子朝鬼子举起了枪。师长身边的一个军官一枪打碎了那个鬼子的脑袋,鬼子的尸体漂浮在河里。军官架着师长朝后面而去。这里太危险了。
他们到了一处残垣断壁处,师长站在一堵墙后面,架起机枪朝河边扫射,刚刚淌水上岸的鬼子都被机关枪压在了河岸上。
副营长带着援兵来了,他们高喊着,直接扑向河岸。师长的机关枪停止了,枪管打爆了,一个军官提过一支新的枪管,不顾烫手给换上了。师长亲自压上了子弹,端着枪冲了出来。河岸上,冲过来的耿团的士兵正在跟鬼子激战。
师长看到这些士兵跟其他士兵真不一样,这些士兵都拿着大刀片,挥舞起来呼呼生风。他们的身上冒着一种特殊的霸气,鬼子的气势在他们的面前顿时就矮了一大截。师长问身边的军官,他们是耿团的?
军官说,也就是他们,在仗打到这个地步的时候,也只有他们还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冲,就是剩下一个士兵,我估计他们的士兵也不会藏在掩体里的,他们也会勇猛的冲出去,宁可死在冲锋的路上,也不会死在掩体中。
师长的眼睛盯着那个举着特大大刀的杨楞娃,他指着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刀兵。
军官的眼睛都直了,说道,就是他。
他们看到,杨楞娃一刀就把把一个鬼子活活的劈成两半,一个在后面要袭击楞娃的那个鬼子,看到同伴的惨状之后,竟然停止了攻击楞娃的动作。楞娃转回身的时候,这个士兵掉头就跑,一下就跳到了河里。旁边的士兵照着河里的那一团水花就是一梭子,翻滚的水花中冒出一团鲜红。
河岸上变成了屠宰场,耿团的杀星在这里打开杀戒。很快,有赶来两个连的援兵,他们迅速的加入战场,把爬上岸的鬼子通通的赶回河里去了,不想回河里的都被砍死在河岸上,就是跳到了河里的也被子弹打死了不少,逃回去的鬼子屈指可数,而且早已经吓丢了魂。
师部的危险解决了,师长就站在岸边接见了增援而来的士兵。那两个连的士兵都是他们师的部队,耿团的士兵不是,他们是借调到这里防守的。耿团的大名早已经如雷贯耳一般了。战斗没几天,耿团一个反冲锋把鬼子的一个联队打出去一百多里。
师长站到他们队伍的前面,一指杨楞娃,你出来。
第三百八十二章 师长抱机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