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5章 路遇单福(上)[2/2页]

三国之纵横大汉 闲游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齐军马,杀奔黄忠的大营而来。
      行不多时,山崖之上鼓声大震,两侧各有一队弓弩手杀到,张弓搭箭,对准崖下便欲放箭,左首立着一员将领乃是魏延,右首立着一员将领乃是张飞。这条路严颜军来过许多次了,山崖上都未有过埋伏。没想到此次竟在此遇到伏兵,不由面面相觑,两腿颤颤,几欲先走。
      便在这时,黄忠领一军从前方杀至,张飞领一军从后方掩至。黄忠于马上高声叫道:“降者免死!”严颜连日打营已是疲累异常,此时已是无力再战,见敌军有备而来,将自己包了饺子,哪还敢抵抗。纷纷跪地投降,或拔腿闪人,觅路逃生。初时还是三三两两,其后便越来越多,成百上千,严颜禁此不住,只得拨马败退,遇到魏延,奋起神威,挺抢便刺。
      魏延素知严颜厉害,挥刀拨开了长枪,拨马闪向一旁。严颜也不恋战,冲进阵中,左刺右挑,杀出了一条血路,领着数百军马逃命去了。
      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江州城中热闹非常,家家悬彩,户户腾欢。百姓们载歌载舞,扶老携幼,奔出三十里外,欢迎汉军回城。冷苞任太守之时,纵容东州兵残害百姓,百姓们有苦难言,个个暗自诅咒冷苞一家不得好死。如今刘勋取得江州,行安民之法,轻徭薄赋,严惩豪强,百姓大悦,咸声称颂左将军仁德英明。听闻汉军得胜凯旋,万人空巷,香花宝烛,箪食壶浆,以迎大军。汉军瞪大的贼眼看着百姓夹道欢呼,声若轰雷,只见他们人人一脸虔诚,不再当他是钟馗,退避三舍,而是冲着他不住的叩拜,乐得个嘴歪歪。
      刘勋现在完全占据了巴郡之地,现在粮草充足,只是士兵有些疲惫。刘勋命令三军休整一段时间,待三军休整完毕,再起兵拿下益州!
      一日刘勋闲来无事,带着张飞、魏延等人到城外转转,探查巴郡的民情,看看任命的官吏有没有不做实事,欺负百姓的。一行人骑马正在路上慢慢悠悠地行走着,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了声音。
      “汉室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这歌声慷慨激昴,由远及近,有一股强烈的怀才不遇之感。
      刘勋停马而立,待听清楚后,刘勋想到:孔明曾经说过,要想光复汉室,需要四个因素,一为民心,二为人口,三为人才,四为城池土地。现在我手上的谋士虽然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大贤,现在是够用了。但是随着城池的增多,人才还是远远不够用,听此歌声分明是一空负有报国之志,却无明主赏识的人所发出的感叹。
      刘勋寻声找去,张飞虽然不解,当见主公神情专注,也不好询问,拿着丈八蛇矛跟在其身后。不久,但见一葛巾布袍,皂绦乌履,腰挂长剑,背上背着一药篓的人高歌而来。
      刘勋见其气度不凡,大喜,快步上前,说道:“先生留步,吾乃荆州刘勋,见先生高歌,必定为一贤德之士,勋愿请先生一聚,聆听教诲。”
      来人一看眼前之人就是自己本欲去寻求的明主,不由放声大笑。
      刘勋不晓何顾,出言问之:“先生为何发笑?”
      那人止笑,对答道:“吾乃豫州人氏,姓单,名福,久闻左将军仁义无双,求贤若渴,本意前往荆州投之,可路上遇恶奴为恶,强抢其主。福救之,延误时间,岂料在此地遇见左将军,乃福三生之幸,今后,愿追随左将军帐下,为左将军出谋。”
      刘勋听后,自然大喜:“不知单先生对吾军现在的形式,有何看法。”
      单福知晓刘勋在考他,他微微一笑。说道:“主公请梢后片刻,前面有一小村庄,被福救的一位女孩,在前面一户人家休养,有一女孩在反抗中受伤,我采药而回,待我送去,再与主公长谈。”
      刘勋说道:“单先生德行让我很是佩服,这附近无外人,不如与勋,边走边谈如何?”
      单福点头称好,答道:“主公,此时天下已乱,正是主公腾飞之时,现在曹操被袁绍所缠,无暇分身,主公可以迅雷之势,夺取益州。然后东向江东灭孙权,同意南部半壁江山,然后在北上争夺天下。”
      单福话一出口,就惹恼了一旁的张飞,张飞看不惯夸夸其谈的人,除非是武力可以与其抗衡的人,或者真正他心服的人,不然他都不乐意与其交往,而在刘勋军中他最敬服的就是刘勋和军师将军诸葛亮,现在有人与诸葛亮意见不一,他很自然的就认为诸葛亮的决策肯定是对的,对单福的想法自然是不屑一顾。
      他不屑的冷声说道:“一派胡言,区区小才,岂可与我家军师大贤相比!”
      刘勋听到后,心中很是惊慌。他知道名士都是有着一股傲气。人家欣然来投,没有礼遇,还被羞辱了一番,这是万万不行的……

第125章 路遇单福(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