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寻访荆南名士(下)[2/2页]

三国之纵横大汉 闲游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楚梓笑了笑,举起酒爵一仰而尽,清了清嗓子说道:‘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最终必然能克绍,以弱胜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近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卧龙先生之论高矣。想曹公忠于汉室,扶保朝廷,深得民心,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数年间,擒吕布,除陶谦,灭袁术,统一中原。又在官渡之战和仓亭之战中击败袁绍,就快要统一北方了。但是,刘豫州逆天而动,故孤贫潦倒,兵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弃新野,奔樊城,败不成军。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亦宜乎?!”
      徐庶说道:“楚兄之言谬矣!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许田射鹿,僭越天子,篡逆之心已显,楚兄难道没听过这事吗?!”
      楚梓推辞道:“恕我孤陋寡闻,我从未听过。”
      徐庶说道:“刘豫州乃天潢贵胄,当今皇叔,深得民心军心。虽然刘皇叔已经溘然长逝,但是他的嫡长子刘勋如今雄踞荆益二州,已经被当今天子封为大将军。手下是人才济济,大小将领数百人,甲士二十余万,气势正盛。”
      伊藉说道:“楚先生高论与腐儒如出一辙,真是不配名士的称号。”
      徐庶说道:“大将军刘勋继承乃父遗志,是仁人君子,以得民心为本。现在取得如此的基业,岂非天心民意相助而何?!”
      楚梓无言以对,强作笑容劝酒。过了片刻方说道:“益州刘璋、刘季玉亦汉室宗亲,刘勋为何要夺同宗基业?”
      徐庶说道:“刘璋暗弱,无守土之能,益州必为他姓所夺。大将军刘勋入川,收益州,正是为朝廷保住基业,非夺同宗基业也!”
      楚梓沉默片刻,说道:“军师之言,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刘巴早已投靠了曹公,只是道路阻断,没办法北进而已,你打算怎么办?”
      徐庶笑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刘巴现在弃暗投明,也不晚啊。我冒雨雪两访子初,正为此也!”
      楚梓苦笑道:“楚某也听说,有节操的妇人尚且从一而终,良臣从来不事二主,刘巴改事大将军刘勋,岂不遭人唾骂?”
      徐庶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将军举仁之师以兴汉室,合天心,顺民意,这是当前的时务,子初乃是仁义之人,难道还不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吗?”
      楚梓唯唯,不再说话,似乎是有心事。等到晚上,宴席结束了,众人就寝。
      到了半夜,院中忽有人小声说道:“我深受曹公的知遇之恩,不忍背离。但是现在徐元直二访于我,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他的诚意打动。昨天夜上我在酒席中说的话,似乎露出了马脚,现在家里我是不能呆了,防止徐庶他们察觉。今天我就趁着夜色离家,暂时居住在蒋公琰的家里,然后再作打算。”
      徐庶并没有睡着,听得是真真切切,急忙把伊藉、甘宁两人喊起来。
      一开门,只见有一人匆匆离去,很快消失于茫茫夜雨雪之中。徐庶回房后叹息道:“我这辈子都没有欺骗过人,今天却被刘巴刘子初欺骗,唉!”
      伊藉、甘宁二人听到徐庶的话后,很是不理解,于是二人异口同声地问道:“子初并没有回来,也没见到过军师,军师为何说子初欺骗了你?”
      徐庶苦笑道:“‘我们都被他给骗了。我刚刚才想明白。楚梓者,用‘子初谐音倒装啊。‘楚梓实际上就是代指‘子初;‘自流者,就是就是刘巴对自己的称谓啊!
      ‘自流实际上就是‘刘巴啊。难道我们不是被刘巴欺骗了吗?”
      伊藉听到徐庶的话后,顿时是恍然大悟,愤恨地说道:“别人都说刘巴很实在,是个实诚的正人君子。如今从刘巴的言行看来,他就是一个无信无义的小人。不仅骗了我们,而且还不辞而别,枉我以前是那么的敬重他。看来传言有误啊,他就是个伪君子,大家都是谬赞他了啊!”
      甘宁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他并不傻,也大体理解徐庶所要表达的意思。甘宁本来就是性情耿直,做事情是容易冲动。一听到伊藉的话后,对刘巴更是火冒三丈,气得是嗷嗷直叫,恨不得手撕了刘巴。
      徐庶见情况不对,立刻对甘宁示意,甘宁见到右军师徐庶那犀利的眼光后,知道自己不能冲动,强压着怒火,忍住了……

第241章 寻访荆南名士(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