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西上玉门关[2/2页]

回到唐朝当太子 我爱大包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筹措,大家赶紧出发吧。”
      军队向西而行,沿着陇右道前行,这条道路便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的道路,无数西域商旅们通过这条道路跟大唐往来交往。
      所以这条道路是通往外界的重要咽喉,也是突厥人进攻的主要方向。
      当初,回纥就是在陇右道的北面袭击了押运粮草的军队。
      大军走了三天时间,云琰脑袋中被黄沙覆盖掩埋的梦中景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甚至真实到黄沙拍打在脸上的刺痛感就好像是极小的冰刺扎在脸上,都会隐隐作痛。
      “停!!”
      大军走到一条岔路口,旋即命令大军暂时停下来,云琰问带路地斥候兵,道:“右前方是哪条路?”
      “回大人,此路表示丝绸古道。”
      “左前方呢?”
      “此路通往丰州城。”斥候回道。
      “哪条路可以最短时间内到达玉门关?”
      斥候指着右前方的道路说:“丝绸古道距离最短,且关隘少,能够迅速抵达,但也是最危险的,古道上风沙多,还容易遭到敌人的伏击。”
      “两条路相差多长时间?”
      “两天时间。”
      云琰左右打量着这两条路不知道在想什么,沉思了许久,道:“放弃丝绸古道,改左侧道路。”
      做出这个决定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那个梦境,外面梦境遭遇百年不遇的沙尘暴,几乎全军覆没。
      押送粮草可是半分差错都不能有,小心驶得万年船,宁可多绕路,也要保证粮草能够安全送达。
      除此之外,左侧道路经过民区多,也有利于云琰筹措粮草。
      而云琰的办法也十分简单粗暴,携带三分之一的粮草,然后在路上一边走一边买百姓们的粮食。
      如此一来,既可以轻装简行,而且还能保证粮草的供给。
      出于多方考虑,才做出了多绕路的决定。
      云琰是指挥官,大军只能听从他的指挥,绕远路。
      ……
      同时,回纥的探子回去禀告:“大统领,大唐的辎重部队没有经过丝绸古道,而是绕远有了丰州方向。”
      “有意思,难道猜到了我们会在古道上设伏,故意绕开我们的伏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不怕,丰州方向有一处山谷悬崖,叫绝命谷,公主就在那里设下陷阱,只要他们踏入,结局是一样的。”
      回纥的人笑了,他们要彻底断了大唐的后路。

第124章 西上玉门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