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慢慢回了自己的住处。
      踏入房门的那一刻,百里柔侧身看了不远处百里茗的房间一眼,露出阴森寒意。
      繁华落尽,不只剩得一地狼藉,还留下了难得的平静。
      下人们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忙着打扫宾客寿宴时弄乱的地面。百里茗在闺房里醒来,看着铜镜里脸色桃红的自己,问了贴身的丫环,才知道是墨连城把自己送回来的。
      怎么送回来的,丫环没说,百里茗却已心下了然。自己喝醉成那个样子,还能是和墨连城并肩走回来不成。想到自己被人抱回来的样子,百里茗本来桃红渐消的脸上,又不知从哪飞来两片红晕。
      转头回了香床之上,翻身进了温暖被窝,百里茗装作醉意仍在的模样,伸了伸懒腰,闭上眼睛又睡下了。
      不远处的庭院中,坐在摇椅上晒太阳的百里柔,看一眼门窗紧闭的百里茗房间,心中愤愤地说着:“哼,她倒是睡得安稳,我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去,把她的被子掀了,再把她给扔到外面官道大街上,让她和那些乞丐睡在臭水沟里。”
      梳洗好的孙氏走了过来,粉面含春,却是一脸阴险地笑道:“乖女儿,这种事情急不得,她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人,我们还需要好好筹谋一番。这几日,还是静静地等待吧。”
      时间就在这等待中慢慢流逝,不过却不是静静的。
      黄沙古道上,残阳如血,将大好的河山都照得凄凉了许多。一匹骏马,此时在大路上疾驰而行,马背上的是一个年轻男子,面容憔悴,身上背着破旧的招文袋。
      他的身后,相隔不远的西面城关,隐约可见有硝烟弥漫。
      ……
      东国的朝堂之中,皇帝坐在宽大的龙椅上,愁眉紧锁。
      “启禀皇上,微臣昨夜又收到了几封加急塘报,全都是关于西面动静的。”一个身穿朝服,瘦脸高额头的官员站了出来,正是兵部职方司的宋大人。
      “情况如何,宋爱卿。”皇帝沉声问道。
      “回皇上的话,西国与我东国交界的地方,最近常有几队马匪出没。这群马匪数量众多,数次来我国百姓相聚的集市抢掠,另烧坏百姓房屋几十间。”宋大人搭手回道。
      皇帝听了这话,转眼看向了旁边的一位官员,出声问道:“户部侍郎沈大人,对于百姓遭马匪抢掠的事,可有损失上报。”
      那沈大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回皇上,此次马匪袭扰百姓频繁,现在损失上报过来,是被抢粮食谷物三千斤,丢失牛羊家禽八百多只,另外,另外受伤百姓二十二人。这还只是前日统计过来的,恐怕现在情况会更遭。”
      沈大人说完,低着头不敢去看皇帝。因为开始事情不大,他最早是打算瞒着不报的,此时皇上问起,也只能如实禀报,不过他的身子还是有一丝的颤抖。
      皇帝从龙椅上站起,缓缓下了玉阶,金黄色的龙袍在大殿里熠熠生辉。
      “兵部宋爱卿,还有其他消息吗?”
      “回皇上的话,还有加急的塘报送来,说是边关细柳城三天前遭到西国军队偷袭,守城将士浴血奋战,损失惨重,伤亡已经过半。现在西国军队仍在细柳城附近徘徊,寻找机会进攻,情况很不容乐观。”兵部职方司宋大人,详细回答着。
      “还能坚守多久?”皇帝冷声问道。
      “启禀皇上,守城将士斗志仍在,只是这粮草已经所剩不多,而附近村落的粮食,也已经被马匪抢走,恐怕只能守半个月了。”
      皇帝负手站定,眉头此时微微挑动,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百里华见状,往前大步迈出,朗声说道:“皇上,从这几起军报来看,这定是西国那边有所预谋的行动,我们要早做打算。”
      皇帝轻轻点头,侧身却是看着户部沈大人,带着怒气:“沈爱卿,朕命你前去筹集粮草,供应前线大军所需,此事务必办好,明白吗?”
      沈大人连连应下,心中知道皇帝恩威并施,自是不敢多言。
      皇帝在大殿中踱步一会,慢慢回到了龙椅上,却是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各位爱卿,最近这西国颇有异动,对我东国似有所图,不知诸位可有什么良策,说来为朕解忧。”
      闻听皇帝有忧,百里华二话不说地就撩开衣袖,半跪到地上。
      “启禀皇上,末将愿意率领精锐之师,前往边境,剿除匪患,赶走城关处的敌军。只要陛下愿意,末将还愿长驱直入,杀进那西国王城。”

第六十九章 西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