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兴,他派江明马上带人到紫藤山去将蟒蛇草带回来,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用蟒蛇草来给姜笙歌好看了。
自从姜笙歌发现许久没有见过李庆之后,每次出门的去一个地方的时候,都要特意留心一下,看李庆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但是问了许多人之后,都没有打听到他的下落,也没有见到他的人影。
姜笙歌越发觉得奇怪,这么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不见了,难道他是真的逃走了吗?
回想起那日最后一次见到李庆,姜笙歌也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反常的,也没有表现出想要离开的迹象,反而他那个样子,似乎是很想帮着他们一起赈灾的,难道他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姜笙歌就这样一边想一边排除,总觉得这个也有可能,那个也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又想不通,真是一点线索也没有。
一个堂堂的县官大人找不到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但是现在这里乱哄哄的,也就没人顾得上他了,原本姜笙歌是觉得,少了一个帮不上什么忙的县官也没什么,但是后来一想,她作为钦差,总要与这里的县官沟通情况,回去之后也好和皇上交差的。
若是等他们走了之后,这县官大人还不知所踪,那这里不就成了无人管辖之地了吗?
后知后觉的姜笙歌才发觉到这事的重要性,她决定还是找百姓们聊聊天,问一问这县官大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也好找出一些线索来。
这日晚间,姜笙歌便道了衙门,和几个百姓在院子里乘凉说话,百姓们看到姜笙歌来了,也都很高兴,不管姜笙歌问什么问题,他们都配合的说着,一时间的气氛很是融洽。
说着说着,话题便被姜笙歌引到了县官大人李庆的身上,姜笙歌试探的问道:“你们这里的县官,李庆大人,平日里对你们怎么样?”
“我们能见到县官大人的时候不多,每次遇到有案子了,大人也都是匆匆的上堂,又匆匆的了结了,好在我们这里民风淳朴,没有那么多事,不然这样性急的县官大人,怎么能断的了案呢。”
这人这么一说,其他的人也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自己知道的李庆的事。
“李大人很少露面,虽然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但对百姓们也说不上有多好,就算无功无过吧。”
“不过我有时候倒是会看到,李大人常常会到河边去,不知是在散步还是在做什么。”
“你这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上次去河边捕鱼的时候,看到李大人蹲在河边看着河里面,嘴上还念念有词的,不知在说些什么,我当时还想,李大人会不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那样子神神叨叨的,看的我心里直发毛。”
姜笙歌眼睛一亮,不爱亲近人,也不合群的李庆,有时会到河边去,还念念有词,听起来就觉得很神秘,姜笙歌问他:“你还知道些什么,再说一些。”
那人摇了摇头:“再多的我就不知道了,我也是偶尔看到过那么几次,便有了印象,其实平日还是很少看到李大人的。”
有个人忽然道:“诶,你们有没有想起来,有一次李大人过生辰的时候,官府的人曾经让咱们在一件衣衫上面写咱们的名字,说是李大人爱民如子,生辰不愿意过的太铺张,只要百姓将自己的名字写下,留给他纪念就好,我当时就觉得很古怪,李庆大人为什么会要咱们的字呢?”
是啊,一个不算有多爱民,和百姓走的也不近,不喜欢办公事的一个县太爷,为什么要主动要求百姓给自己写自己的名字?
有些地方的县官若是被万民敬仰,当地的百姓在县官过生辰的时候会在一把大伞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百姓们对县官的爱戴,这叫做万民伞。
李庆的做法显然是和万民伞如出一辙,只是换成了在一件衣服上面写名字,先不说其他地方的万民伞是百姓自发的做给县官的,而李庆是自己要来的,就说李庆要这东西有什么用,这就很让人费解。
为了歌颂自己的官德?但李庆并不像是有多爱戴自己的子民,好像也根本不在乎这种东西,所以这种做法看起来既突兀又给人感觉很奇怪。
天渐渐的晚了,微风也带来了一股股的凉意,月亮被隐藏在乌黑的夜空之后,好像是为了映衬这种漆黑清冷的气氛,有人神神秘秘的道:“我倒是听说过一件很离奇的事,就发生在这衙门里,你们想听吗?”
听他的的语气就知道,这故事肯定不简单。
第二百三十八章 讲故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