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她也有找莫大夫开药调理过,可奈何天寒地冻时又跑了趟芜城送冬衣,这一趟下来,按莫大夫的话说,前面的药就算是白喝了。
此刻,她抱着自己的背包缩在马车里,整个人疼到恍惚的时候,不由得心底一阵苦笑。
她要是个男孩多好,不知道能省去多少麻烦事呢。
终于等到她身子利落了的时候,这雨也越下越小,叶清清掀开车帘,看着外面雾蒙蒙的天,心里忍不住的想骂人。
趁着大家还没醒时,她连忙跳下马车,往路边的林子里钻去。
身后,韩叔看着她跟个小兔子一样跑的飞快的身影,不由得一阵好笑。
“老顾家的这丫头,可真是长了一身的硬骨头啊。”
另一名镖师也醒了过来,站在韩叔身边感叹道:“这要是个男娃,怕是早去城外领兵打战了。”
“哈哈,说的也是。”
镖局的镖车都是经过改良的,每一辆镖车从车轮到车身,上下前后四周都是用铸铁加固过,就连拉车的马,那马腿马面马肚子,都用兽皮裹了一圈。
防的就是暗箭伤人。
金丝软甲衣在古代来说,实在是难寻之物,叶清清弄不来那种高端的东西,只好用厚实些的兽皮做了几套简单的防护衣,像马夹似的。
而且,每个防护衣中间都带着一枚护心镜。
镖师们穿在身上虽然有些热,可到底还是很有用处的。
从孟县到鳌县,一路上还算太平,基本没有遇到什么硬茬的土匪,偶尔有路边一些小团伙,看到他们这么庞大的一支押送队伍,也都识趣的没上前挑事。
进到鳌县之后,叶清清成功的与李红接上头,为了掩人耳目,她将镖师队伍进行了重新调整,一共分成了三小队。
每队镖车都是,车厢上面装茶叶,厢底装粮,因为茶叶是傅家的货,傅家这些年在外的名声也不是白混的,不论是官是匪,多少都会给几会薄面,过个关卡什么的,也方便的很。
叶清清带着第一对走在前面探路,后面的两队则在安全的地方等着,直到收到他们传来的信号后,才会继续往前。
然而,一出鳌县,道上就越来越不好走了。
三三两两出来的劫道的,那都是常事,十几人的劫匪更会时不时的跳出来敲炸勒索一番。
而且这些人一看就是没经验的新匪,哪管对方什么来头,全凭着一股子傻劲,打得过就劫,打不过就跑,半点规矩不讲。
若不是傅盛锦手下这一批镖师素质过硬,叶清清还真担心,他们根本就走不到芜城。
一路上,韩叔几次安抚叶清清,叫她别太担心,他们走南闯北这么多年,遇到的事情多的去了,道上干啥的都有,还真没有多少事是他们解决不了的。
“就是这条道上,原先那伙难惹的山匪,也在三年前,与臣风他爹对上的那次,折损了大半,后来听说也是被官府出面给剿了。”
叶清清听着韩叔的话,心想,难怪薛家珏的生意可以在孟县前后做得风生水起,也是和这一队镖师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南来北往的押运,遇上抢劫那都是常有的事,而薛家珏的货物却少有被人劫去的。
人家有老公家的镖师护着,这也是别家羡慕不来的。
信坨镇往北,按理说官道一路平坦,两边也没有太过隐蔽的山丘树林之类,是很难藏住人的,因此这条路应该是最好走的。
但是早有一些居心叵测,心怀不轨之人,以查路为由守在了这条道上,这些人打着官府的旗号,直接将叶清清他们拦了下来。
“把所有箱子全打开,看看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领队的士兵头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半点没客气的直接一刀砍在了马车上。
“都给老子听好了,敢有不从的,全部绑了关大牢里去。”
他话音一落,四周哗啦一下,围了二三十个拿着大刀的小兵。
韩叔给叶清清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先稳住,然后上前主动套着近乎。
“官爷,我们是孟县傅家的车队,这批茶叶是我们家夫人,哦,也就是省城薛家的大小姐……”
一般人听到薛家也就知道了什么意思,按理说不该再为难才是。
可,那人却半点面子不给韩叔:“你少特么的跟老子废话,老子就是省城武安侯部下的兵,奉侯爷之命在此地严查过往车辆。”
“不知官爷要查的是什么?”
“芜城战事吃紧,这段时间有敌国奸细,借商队之名前往芜城,将粮草押送到南安敌军手上,因此,来往车辆必须严查。”
那人说着,还拿出一张盖着戳子的告示。
韩叔匆匆扫了一眼,也没看清,可显然,对方是不打算让他们过了。
“头,这车箱底下有粮。”
就在这里,不知哪个勤快的小兵,已经将藏在车厢底下的白面大米翻了出来。
“来人,把他们拿下。”那士兵头头一看,当下就来了劲,二话不说就喊打喊杀了。
第三百零三章:头,这车箱底下有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