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章 朝臣与地痞泼妇的区别[2/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闭嘴便是“彼其娘之”,而应该一脸关怀地问一句“汝父耄耋无齿,言词含混,兄台只不惑之年,缘何亦口舌不清,道不清田产来历?”
      好嘛,文人用语毒辣。
      一句话不仅问候了人家父亲,连带着骂对方来历不明,你爹都八十了,你才四十,不是老来得子,便是与隔壁有关,和家里的田地一样,来历不清不楚。
      没点底子,还以为对方是关心呢,笑着感谢,回头一打听,娘的,祖坟埋在哪里都被人骂了。
      不过朝臣毕竟不是地痞泼妇。
      地痞泼妇对骂,天马行空,东邪西毒都可以用,无规则,无底线,骂完了一拍手回家,才想起来,只是因为对方在人群中多看了自己一眼,才骂了两个时辰。
      朝臣彼此问候,那技术难度就高很多了。
      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离不开问题,你问他家王叔叔好,也得和田产挂钩,绝不允许只带私货。
      总而言之,观点鲜明,主题明确。
      都察院景清与都察院同僚,主张田产买卖自由,即所谓的“莫扰民间,以契约俗法为准”;户部黄子澄带一票人,支持督查田产,以“遏投献之风,保朝堂税赋”。
      与之前的论战不同的是,六部大佬在沉默了几日之后,终于表态,吏部尚书齐泰、工部尚书郑赐、刑部尚书暴昭、吏部尚书陈迪、兵部尚书茹?,全部支持户部黄子澄。
      大佬亮出立场,原本观望朝局的官员,也纷纷开始站位。
      当官嘛,有根基的官员,根在哪里长,就站哪里说话。
      没有根基的官员,自然是风往哪里吹,就往哪里跑。
      虽然早朝没有拿出定论,但大局已定,朝廷下一步的方向,也逐渐清晰。
      一些官员下了朝之后,开始写书信,差人递送老家,嘱托家里的人,抢来的田,要想办法赌住人家的嘴,实在堵不住,就把田契给人家,让他们自耕自种。
      一旦朝堂下定决心,整顿田争,说不定就会树立几个典型,谁也不希望当做田争之策的“标志人物”,还是早点处理的好。
      三山门码头。
      解缙、茹?、徐辉祖与一干五军都督府勋贵,站在码头,准备迎接护送朱棣回京的船队,而驾驭船队的,正是水师副总兵郑和。
      战船之上,旌旗猎猎。
      郑和看着京师送来的消息,转身进入船舱,对朱棣、姚广孝禀告道:“船队即将抵达三山门码头,宫里里传来消息,皇上、皇后,在坤宁宫设宴,招待燕王与燕王妃。”
      朱棣抬动眉头,有些惊讶。
      姚广孝微微一笑,道:“善也。”
      坤宁宫乃是后宫,设宴招待,自然不是朝廷筵席,而是家宴。
      以家宴招待燕王与燕王妃,说明朱允?刹⒉幌胍跃?贾?穑?渴蒲怪扉σ煌罚??且约胰恕⒁允逯兜纳矸荩?刃行鹁伞
      从这点安排上来看,朱允?苫故切湃沃扉Γ?粗刂扉Φ摹
      “王爷,准备入京吧。”
      姚广孝起身请道。
      朱棣爽朗一笑,起身走入隔壁房间。
      张玉、朱能、丘福见朱棣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朱棣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三位老将,面色肃然,沉声道:“京师到了,随本王一起,向皇上请罪吧。”

第七十章 朝臣与地痞泼妇的区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