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章 官僚养成所的弊病[1/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子监,明代最高学府。
      对于国子监的建设,朱元璋未必是存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心思,实在是出于无奈。
      大明以武力夺天下,总不能用武力治天下吧。
      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大部分都是粗人,不认字,公文都不会写,用他们治国,是不是太费嗓子了?
      想要治国,就需要官僚,而官僚,又必须认识字,认识字的,统称为文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朝代发展到一定时期,便会出现“文盛武衰”的现象。
      人家当官拿主意的都是文人,你一个粗鄙汉子,纵杀敌有功,也抵不过文人一笔一口。
      问题是,朱元璋手中的文人不多。于是,便将元朝里面还活着的旧官僚拉了过来,这也不够,怎么办,只能启用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可是这些读书人也有顾虑,明初北蒙还在,朱元璋的帐篷稳不稳当都说不准,冒失地入账听差,万一蒙古人再杀回来,那岂不是要被清算?
      朱元璋请他们来,他们偏不来,逼得老朱发怒。
      行,你们不来是吧?
      不来当官,那就杀了吧,看看你来还是不来。
      真的是人才匮乏到了极限,朱元璋也没办法,粮长都扔官僚序列了,这都不够用,这群读书人还给自己添堵。
      走投无路,朱元璋只好一边兴科举,一边打造自己的新官僚。
      而这个新官僚养成所,便是国子监。
      国子监前身为国子学,一开始没有校址,就在内府大本堂教学,后来朱元璋将国子学设在鸡鸣山以南,于洪武十五年,改为国子监。
      国子监东临小教场,西至英灵坊,北至城坡土山,南至珍珠桥。左有龙舟山,右有鸡鸣山,北有玄武湖,南有珍珠河,“延袤十里,灯火相辉”,便是对明初国子监规模之壮观的真实写照。
      在明代初期,国子监确实培养了一批可用之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国子监是完善的。
      朱允?芍?拦糯?拇?辰逃?侍夂艽螅?绕涫敲鞔?墓傺Ы逃??侍飧?蟆K?灾煸?裳≡窳诵烀罱酰??又?砣牍?蛹啵?旧肀闶嵌源?彻傺У奈奚?钥褂胩粽健
      徐妙锦没有辜负朱允?傻男湃危?唤鲈诠?蛹嗾疚攘私鸥???琛肮?臁⒐?铡⒐?琛钡墓?局?拢??昧艘淮笈?嗌?闹С帧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与思考,徐妙锦完成了《国子监十大弊病》疏。
      朱允?勺邢缚垂?恳惶酰?敝廖哪??毓?吩俅紊笤模?锤纯戳巳?沃?螅?盘?房聪蛐烀罱酰?险娴厮档溃骸罢夥庾嗍瑁?比胧凡幔
      徐妙锦莞尔一笑,抱着朱文奎便走向朱允?桑?溃骸罢馑闶腔噬细绺绲娜峡捎氤圃廾矗俊
      朱允?扇险娴氐懔说阃罚?档溃骸澳阄?竺髁⒘斯Γ≌夤?蛹嗍?蟊撞。?晌绞窍??良??敝副局剩?蘸蟾镄拢?瞬哦κⅲ?愕蔽?坠χ?肌!
      徐妙锦笑容满面,欢喜不已。
      朱允?稍俅蔚拖峦房慈ィ?蛋稻?居谛烀罱醯亩赖接朊羧瘢?掌鹱嗍瑁?档溃骸澳闱以谡饫锱阆禄屎螅?扌枰?肽诟蟆⒗癫可桃橄鹿?蛹嘀?隆!
      “臣也想去。”
      徐妙锦连忙说道。
      马恩慧拉着徐妙锦,挽留道:“好不容易得空入宫,今儿哪都不准

第九十章 官僚养成所的弊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