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商入贡如异地恋[1/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鞭长莫及,没错,但打人的时候,没必要总拘泥于用鞭子吧。
      咱还有火铳,大炮,也有强弩,鞭子够不着,换一样不就够着了……
      统治海外区域,最棘手的并非是鞭子或大炮的问题,而是人。
      这年头,离京师几百里,都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那要是离大明万里之遥,还不直接就成了土霸王,扯大旗,做皇帝了?
      谁去了,谁都可能有野心,地方太远,就算是造反了,等大明知道消息,反应过来,自己都已经当一两年皇上了,就算是死,也有了吹嘘资本,见到阎王爷,也可以喊一嗓子:
      老子当年可是皇帝得嘞,你可要放尊重点。
      只有解决了距离与野心的问题,让去的人能老老实实听话,才可能完全控制旧港,控制那一条狭长而至关重要的海道!
      在郑伯朝见之后,朱允?烧偌?艘?阈ⅰ⒔忡啤⑷悻?、徐辉祖与护送郑伯返京的水师参将朱能。
      解缙朗读过梁道明国书之后,便坐了回去。
      朱允?芍苯亓说保?实溃骸傲旱烂魉?耄?忝侨绾慰矗咳悻?,你作为兵部尚书,先谈一谈。”
      茹?起身,谨慎地说道:“皇上,梁道明此国书,颇有几分引君入瓮的意味,我大明水师对于旧港附近海域并不熟悉,若冒然答应梁道明,收三佛齐为大明国土,会否引南洋诸国恐惧?”
      “如安南、占城、暹罗、吕宋、渤泥、满剌加、满者伯夷,他们若认为大明有大举进犯之势,一旦联合起来抵抗大明,当如何处置?依臣之见,可以在旧港设置宣慰司,以示大明领地,但不遣军士驻扎,以免惊扰诸国。”
      朱允?煽醋湃悻?,眼神中有些失望。
      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臣,交给他的事,他会办好,但他的行事风格,太过于稳重,稳重到了谨小慎微,瞻前顾后。
      看来,是时候调铁铉回来了。
      朱能见朱允?煽聪蜃约海?愦有渲刑统鲆环菽涎笾罟?咄迹?鹕淼溃骸盎噬希?愦笕怂?撬涫怯欣恚?词嵌阅涎笾罟?⒉涣私狻D涎笾罟??洌?⒎鞘怯押孟嗤???钦铰也欢稀0材嫌胝汲鞘撬赖校??卟?挠钟肼?菁印⒉衬唷⑷?鹌氲冉欢瘢?呗抻胝汲恰?材弦泊娌缓稀!
      “而我大明水师手持梁道明国书,进入南洋,可谓是名正言顺,一可为南洋诸国擒杀陈祖义等海贼,以靖海道,二可护三佛齐安危,威慑满者伯夷。只要我大明水师不征讨其他诸国,立于南洋,并非难事。”
      解缙、徐辉祖等人起身,仔细看了看舆图中标注的南洋诸国,徐辉祖对朱允?傻溃骸盎噬希?剂χ鹘?肽涎蟆9塾咄妓?ⅲ??鹌胗肫渚筛壑?兀?耸嵌?骱5乐?睿?艨煽刂迫?鹌耄?蘸蟠竺魑蘼凼枪低?涎螅?故窃逗轿餮螅?允亲罴阎?摺!
      “臣附议。”
      解缙表态,轻松地说道:“进驻三佛齐,无论是开海道,亦或清剿海匪,都是对大明有利。虽耗费颇多,但相对南洋稳定,杜绝海患,还是值得。”
      朱允?晌⑽⒌懔说阃罚?抗饪聪蛞恢鄙笫庸?榈囊?阈ⅲ?实溃骸耙κΩ福?夤?榭捎形侍猓俊
      姚广孝将国书放在桌上,抬头看向朱允?桑?笫植ε?攀种蟹鹬椋?嵘?溃骸盎噬希??椴⑽尬侍猓?皇怯幸淮Γ?加行┎唤狻!
      “哪一处?”
      朱允?裳?实馈
      解缙看着姚广孝,目光中有些疑惑,那国书自己也看了,没发现问题所在。
      这个老和尚,竟能发现其问题?
      姚广孝淡然地说道:“国书中对三佛齐的描述是‘物产富饶,通达四方,臣在想,其富饶物产,是否可为我大明所用。”
      朱允?赡抗庵猩凉?坏谰?ⅲ?溃骸澳闶撬低ㄉ掏ü保俊
      姚广孝点头道:“臣也只是一时之想。”
      茹?连忙道:“皇上,通商通贡之事,尤需谨慎。洪武十三年,三佛齐乃生间谍案,轰动南洋,太祖方下令严查严禁,以致后来,明令寸板不得下海,禁售南洋之物。”
      朱允?擅嫔?涞媚?仄鹄矗??鹌爰涞?赣胪ㄉ掏ü蔽侍猓?剐枰?油匪灯稹
      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为久远,沿海军民已经开始与邻海之地有过往来,当然,这种来往十分有限,次数也不多,跑的路也不远,往往也就在海上飘那么三两天。
      直至三国时期,公元230年,孙权派遣了一万官兵抵达“夷洲”,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台湾省。隋炀帝时期,以“访察异俗”、“慰抚”名义,派了三拨人去“流求”公费旅游,好吃好喝好玩,然后回去了。
      唐宋五六百年之间,沿海一代,尤其是福建泉州、漳州等地居民,为躲避时不时出现的战乱、兵祸,不得不从陆地跑到海上,这一跑,就去了澎湖、流求。
      但人跑了出去,在其他地方安了家,落了户,并不意味着与华夏发生了商贸关系。
      在商贸关系之前,这些地方与华夏王朝军民,也得碰个面,吃顿饭,认识一下,熟悉了之后,才好拉个手,逛个街,买个礼物什么的。
      培养了几百年的感情,终于在南宋后期,确定了“异地恋”关系,你在这头,我在那头,这个月我带礼物去你那住几天,下个月你带礼物来我这里玩几天。
      通商贸易,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规模的。
      元朝时期对于通商贸易问题是相对开明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通商入贡如异地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