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明商人VS国王[1/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李景隆的所作所为,不能简单地“功过相抵”,朱允?刹豢赡苣媚蟆坝枭倘四涎笾?恪钡淖锩???宋汗??恼信啤
      既然处置不了,就只能给予私底下的告诫,属于他的光荣,还是应该公开给予的。
      朱允?晌?硎径岳罹奥〉热嘶爻?闹厥樱?钋材诟蠼忡啤⑺?ψ鼙?罴崆巴??樱??才爬癫浚?云涔?停?才殴僭薄?傩沼谡?裘磐馐⒂?
      兵部尚书茹?听闻到消息后,瘫坐在椅子里,叹息道:“皇上意在武勋,赋其荣耀,加其威位,武臣朝堂恐会再现。”
      一旁的黄冠默然点头,目光中充满隐忧。
      洪武朝前期,可以说是武臣朝堂,武勋地位超然,都督府一家独大,兵部给他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当个奴役,推个车,造个兵器,搬个粮。
      后太祖改组都督府,形成了五军都督府,兵部才在大明第一次拥有地位,与五军都督府平起平坐,而随蓝玉案发生,有能力、有影响的武勋,基本上都被杀绝了,剩下的不过是武勋二代。
      兵部正是抓住了蓝玉案的契机,逐渐掌握了“领导权”,只需要再加一把力,五军都督府将彻底成为兵部下属,他们的命运,也只能是舞个棍,弄个棒,打个仗。
      可这一把力使了出来,却没有达到目的。
      武勋在徐辉祖、平安、宋晟与一干藩王的支撑下,依旧活跃,对军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而随着正、副三大营的改造,五军都督府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如今曹国公自广东回来,皇上如此重视,摆明了告诉文臣,武勋地位不容动摇。
      “历朝历代,武勋掌权均无好事。武夫,就应该远离朝堂,免得将暴戾带至奉天殿。”
      茹?叹息道。
      黄冠低下头,没有回答茹?,虽然他自己也不喜欢武夫,可大明终究还是离不开武夫,皇上在国子监对于军士的论断,说明皇上正在找寻一条平衡之道,即文武兼备。
      可文武兼备,对个人还好说,但对于朝堂,太难。
      文官不喜欢武官,这群人没素质、没文化,遇到问题就知道爆粗口、动拳头,和这样的人站在一起,感觉丢人。
      但皇上想要这个结果,谁又能阻挡?
      这一次反对百艺入科举,文臣是必然妥协的,不妥协都不行,一旦皇上下令废除科举,那便会重新回到举荐制,到时候私人关系太牢固,不容易拉帮结派。
      若好不容易考中了进士,还得去国子监修炼三年,那更麻烦,国子监一家独大,谁是祭酒,司业,谁就是未来朝堂股肱,理由很简单:
      所有官员都是祭酒的学生。
      校长的话,学生总还是要听的吧?
      现在的文官并未形成一个团体,根本无法抗衡强势的朱允?伞
      内阁解缙,都察院练子宁,工部、刑部等都保持沉默。而这里沉默,便说明他们是站在朱允?梢徊嗟模?皇前?诜炊陨?螅?缓弥苯颖硖?樟恕
      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官员上书,称赞百艺入科举的伟大,随后便是浩浩荡荡的州府县学革新,革新教育的时代便会拉开序幕。
      文官有文官的问题,还远不到与武勋“对决”的时候,如此处处反对,掣肘政事,明显是不合适的。
      满者伯夷国。
      沈一元,黄发财两人携四个伙计,以大明商人的身份,拜见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
      维卡拉玛瓦哈纳接见沈一元,不是因为他的商人身份,而是因为他大明的身份。
      对于大明,满者伯夷国一直以来都是敬而远之,即不怎么积极打交道,也不敌对,大概是井水不犯河水。
      可让满者伯夷国感觉到愤怒的是,大明的出现,导致了满者伯夷国在三佛齐的失败。
      这种失败,是耻辱!
      而洗刷耻辱的,只能是战争!
      然而战争的发动,并非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敲定的。维卡拉玛瓦哈纳没有下定决心,朝内官员也分为两派:
      主战派力主出兵,为死去的大将乌璐、万余将士报仇雪恨,重新夺回旧港与三佛齐。至于大明,他们不参战也就罢了,若是参战,就一起收拾。
      主和派主张不宜再起战事,认为眼下失去了最好的进攻时机,军心不稳,又有大明强敌在侧,一旦兵戈三佛齐,已经进入三佛齐的大明军士必成为梁道明等人助力。且大明水师雄厚,若封锁海域,以满者伯夷国的海舟根本无力对战。
      纷吵持续数日,主战派逐渐占据上风。就在维卡拉玛瓦哈纳打算征调五万大军,兵发三佛齐的时候,沈一元等人到了。
      王城内,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沈一元、黄发财等人虽是商人,却也见过世面,大风大浪经过的多了,面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明商人VS国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