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 商人在移民中的作用[1/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晋商常千里、侯西域、曹有山等进入武英殿时,黄子澄、解缙等人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移民毕竟是朝廷之策,找五军都督府作后盾可以理解,找商人来做什么?
      商人擅长的,只是买卖。
      买卖?
      解缙灵光一闪,看向朱允?桑?挥烧鄯??粽娴囊?倘私?矗?梢晕??⑹∪ゲ簧偈隆
      黄子澄、郁新等人却并没有看透,只不解地沉默着。
      朱允?稍诮?绦泄?裰?螅?溃骸敖袢照俳?倘牍??怯辛郊?掠肽忝巧桃椤U獾谝患?拢?闶浅?⒆急附衲暧谏轿饕泼裎迨?颍?帘敝绷ァ⑸蕉?牒幽系鹊兀?忝侨绾慰础??
      八大晋商不由地震惊起来。
      对于山西移民,常千里、侯西域这些人并不陌生。
      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为应对蒙元“四大王”袭扰大同、武州等地,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大规模迁移山西北部居民。
      洪武六年九月,朱元璋又以“屡为胡虏寇掠”为由,迁移山西北部居民八千余户近四万人入中立府(即凤阳府),而这也是明代初期,第一次大规模移民。
      洪武二十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出于军士需要,移十几万山西居民至晋北、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北西北部。
      然而这两次移民,是出于军事的需要,移民范围又多集中在山西省内。
      洪武朝真正的大规模移民,是出于经济建设需要开展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一年,之后移民一直持续,直至洪武二十八年,自山西彰德、卫辉、广平、大名等府移民四十余万。
      这四十几万人,多分散在了北直隶与河南等地。
      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迁移,才迁移出不到五十万人,朱允?删谷淮蛩阍诮衲暌荒曛?冢?迪治迨?蛞泼瘢
      这足以让常千里等人瑟瑟发抖。
      “皇上,恕草民直言,移民五十万恐怕需要更长久时间,一年期是万万不行的。”
      常千里深知移民之苦。
      洪武朝移民并不太平,虽然朱元璋给了不少政策,移民之前按户发银钞,路上还有官兵护送,到地方给农具,给免税三年。
      但那只是书上的记载,真正的移民,是伴随着血与泪的。
      要知道移民中穷困百姓居多,他们没有马车,没有毛驴,只能靠两条腿走路,短则五百余里,长则一千多里路啊。
      徒步跋涉二三十天,风霜露宿,一些人病死在路上,一些人累死在路上,一些人宁愿逃命也不想去陌生之地。
      家乡月明,故土难舍,谁愿意离开故土
      可不去,不行。
      逃命的人多了,完不成移民指标,于是底层便拿出了绳子,将移民绑着,以“押解”的方式赶着他们离开山西。
      很多移民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并在日后留下了一个背着手走路的习惯,而这个习惯,也一直留在了山西移民后裔的骨子里。
      因为是押解,

第三百三十三章 商人在移民中的作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