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家书抵万金,弄个邮政吧[2/2页]

重生大明万岁爷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新的法子,这天下哪里有那么多赚钱的法子。”
      马恩慧有些苦闷。
      朱允?勺?讼吕矗?谧雷由戏?易牛?溃骸奥??耄?芑嵊械摹!
      “皇上的书臣妾放起来了。”
      马恩慧说着,便安排侍女去书架中取来。
      朱允?晌⑽⒌懔说阃罚?抗饪聪蜃腊干系男牛?挥沙榱顺隼矗?实溃骸八?吹男牛俊
      马恩慧莞尔道:“还能是谁。”
      朱允?煽戳丝葱欧馍系淖郑?偈绷巳唬?馐钦赡改锢吹男牛?湓诰┦Γ?匆膊环奖闶背H牍?酵??荒芘级?匆环庑牛?潮阃腥舜?愣?魅牍?
      “那,这赚钱的法子不就来了?”
      朱允?裳凵褚涣粒?恿嘶邮种械男拧
      “这算哪般法子?”
      马恩慧皱眉,一脸疑惑。
      朱允?煽醋湃狈ι袒?馐兜穆矶骰郏?Φ溃骸胺榛鹆??拢?沂榈滞蚪稹D训浪导男挪皇巧袒??豢梢宰??俊
      古代不像是后世,想谁了一个电话过去,隔着上万里也能“面对面”。
      古代是从前慢的时代,寄信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
      古人如何寄信,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
      别想了,八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都轮不到寻常人,驿站是给皇室与官府服务的,跟平民一封信的关系都没有,这个时代也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项目。
      那普通民众如何寄信?
      最典型的方式,就一个:
      找人捎带。
      比如张三家住江西,现在要去京城赶考了,隔壁家的二嫂子听到消息,便托人写了信,找到张三:我儿子在徽州府呢,你路过的时候,给捎个信……
      如果是县太爷要进京述职,或县太爷要调任了,那也可以捎带信件
      但前提是,你得认识人家县太爷。
      有些官员有社交牛什么症,结交了无数朋友,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一旦出远门,那行李绝对少不了……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东晋时期,豫章郡守殷洪乔去南京了一趟,准备回豫章,不少南京的朋友找到殷洪乔,让其捎信回去,殷洪乔收了信,数了数,竟然多达一百多封。
      殷洪乔也可能是认为信太多了,占地方,也可能认为自己是官员,又不是什么信差,于是在路过一条河的时候,把信全丢到了河里……
      当然,也不能完全指责老殷,你若是出国了,几十个朋友,几十个清单,让你去免税店买东西带回去,你估计也会暴走……
      可问题是,找个当官的朋友并不容易,而且等当官的出差,是不是有点太熬人了?
      三年一述职,难道三年传一封信?
      捎带不可行,那就只能找其他法子了,这个法子就是找特殊的人来邮寄,而这一群人,就是商人。
      商人出差的频次可比官员多多了,而且还有着“规律”,走南闯北,能带的区域也广。
      只不过商人嘛,他们需要先顾买卖,空了再去传信,时间也比较长。当然,他们也收费,几十文,上百文都有。
      当然,历史上也出现过“信客”,专门负责传信或传物,这类人和后世的快递员、邮递员差不多了。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邮筒”,即细长的竹筒。
      此外,那就是飞鸽传书了,只是这小东西局限性太多,成功率太低,想保证成功,估计一次要多飞几只鸽子……
      对于当下的大明而言,快递行业还是一个空白,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面向百姓的邮传机构。
      而这,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朱允?缮钪?飧鍪贝?凹沂椤钡募壑担??乐蕉糖槌け澈蟮奈屡??龆ń?收?炱鹄础
      对于朝廷而言,办邮政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
      分布在大明土地上,有着数量庞大的驿站,而这些驿站中的人员,很多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大量闲置的力量,仅仅依靠着朝廷饭碗,总是不合适的。
      拉出去捞点外快,打个零工,总不成问题吧。
      兵部不是主张整修驿站吗?
      现在是机会了。
      朱允?山?敕ǜ嫠吡寺矶骰郏?那槭娉┲良?
      日后朝廷驿站,就将分为民用、官用两个板块,人员、物资都不缺,不需要额外支付工钱,就足以将邮政运转起来。
      “试点之地选在山西、山东、河南、北直隶!”
      朱允?擅挥薪?┦ψ魑?谝谎∠睿??强悸堑缴轿饕泼裎侍猓?龆ㄓ谩翱煨拧钡姆绞剑???泼裼爰业木嗬耄?魅跗浣孤怯氲S恰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家书抵万金,弄个邮政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