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暮村长,请问你为何想要修这么宽的村马路?这可比鹏城那几条主街的马路都宽了!”侯玉婷走在这宽敞的沥青路上,感慨万分。
      “的确,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条马路是太宽了点。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过是刚刚好。可以走两辆汽车而已。”陈暮笑说。
      两辆汽车!
      侯玉婷一行人均是本能的惊呼。
      “陈暮村长,我看这条路,是一直通到海边码头栈道那,而且覆盖了村里所有住户的家。你这意思是,未来家家户户都有汽车?”
      “对!汽车,别看现在很贵,几万块一辆,但是虽说我们国家的发展,尤其那位老人家的英明决策,我相信,未来家家户户都有汽车,并不是说笑。”陈暮笑说,“虽然我们还赶不上美国,拥有那么多辆车。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家拥有一辆汽车,是可能的。”
      侯玉婷等人惊愕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家家户户有一辆汽车,太夸张了。
      未来,不,现在来说,家家户户有一辆自行车都是一个很大的目标。更不用说汽车了。
      “呃,这个采访是会播的吗?”陈暮问。
      “嗯,会播放的。而且,我相信,这么大的新闻,《新闻联播》也会播放。当然,播放多少时长,我不知道。”侯玉婷点点头。
      “那我就再多说一点。我希望,所有城市的城建部门,在规划城市发展时,一定要考虑到科技的发展,以及自身城市的底蕴,还有潜力,以及招商引资的能力,然后去进行城市建设。尤其修建城市道路。我个人的建议是,不管城市大小,我是说不管城市大小,只要是城市,那么主干道,至少修建双向六车道。也就是可以并排行驶六辆车。如果城市比较大,或者发展潜力好,例如鹏城,我希望主干道的修建是双向八车道,一级辅路,能够到六车道,二级辅路能到四车道。而进入小区,能保证像我们村这样,修建双车道。”陈暮很慎重地提议。
      这个提议,让侯玉婷记者等十几人,再次长大了嘴巴。
      这也太夸张了。
      你要那么宽的马路干嘛?
      主路是双向八车道,乖乖,那在上面都可以当广场了。
      陈暮见众人那不可思议的表情,就知道这些人不相信自己的话。
      对于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一点都不相信。
      当然,这也是后世很多血淋淋的教训。
      很多城市发展时,就有高瞻远瞩的人提出过,修建更宽的城市主干道,但是毫无例外都被批判了。
      也有城市当时修建了一条双向六车道,不过是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
      当时,全国上下一顿狂批,引发全国人民的嘲讽。
      结果,十多年后,那个三四线城市的交通,却是所有三四线小城市里最畅通的。
      原因就在于这主干道修建的宽敞。
      如果双向四车道,车流一大,必然堵。
      可是主干道,你去扩,那是扩不了的。
      两旁的商铺,住宅楼,怎么扩?
      到时,就只能堵了。
      然后,就是弄新城区。
      可你依然解决不了堵路的问题。
      所以,提前修路,就修好。未来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城市发展瓶颈的可能。
      但是,陈暮不认为自己说的话,会有当地政府响应。
      不可能的!
      看看侯玉婷,这个京城来的大学生,她都觉得自己的建议太夸张,太离谱。
  &

第87章 老子有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