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气势雄浑[1/2页]

我在古代开书院 皮卡丘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零陵府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其实不多。如今整个大齐,零陵府出身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是礼部侍郎。除此之外还有零星几个外放的知府。剩下的都是上不的台面的小官了。
      主要是因为零陵府的科考成绩实在不怎么样,每一科顶多也就两三个人能够考中进士,最惨的时候,连续几科都是颗粒无收。
      这也就使得零陵府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没办法抱团取暖。事实上不光是零陵府,旁边的南海府、桂岭府都是一样。很多时候,这三府的官员都是互相扶持的。
      更惨的是,这些人官场上没有话语权也就算了,是士林之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话语权。这些年还好一些,柳泉毕竟是海内大儒,受天下读书人的敬仰。
      官场上没有话语权、士林之中话语权也不咋地,这就导致零陵府也好还是南海、桂岭也好,没法得到更多的资源。没有足够的资源,这考中进士的士子就没人家多,没有人家进士多,士林之中的话语权就不可能大。
      这是一个死循环。
      柳泉等人早就想要捧一个人出来,毕竟柳泉年龄也不小了,必须要在他作古之前,给三府之人培养出一个接班人来。
      官场上的话语权就不要想了,从来没有过。可若是这士林之中仅有话语权要是再没了,三府之地真的就成了北人们口中的化外之地了。
      这一次鼓山文会这么大的动静,题目这么多花样,也是他们有意为之。董煜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
      如今一首诗,一首词技压群雄,这文章只要不过分,柳泉等人也就闭着眼也得把董煜捧出来,打造成鼓山文会这么多年来,第一个三篇首的人物。
      不光柳泉,这件事知府、通判、主簿都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也大力支持。虽然他们不是零陵府的人,但这也能算在他们的政绩中的。更不要说,如今的通判龚坤是南海府人,知府虽然不是三府之人,但他是柳泉的门生。
      “鼓山文会三篇首,再加上这一诗一词,咱们运作一下,不出半年董煜之名就会风传天下。”柳泉一脸自信的说道。
      龚坤笑了笑接口道:“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不过以董煜如今表现出来的才华,是文坛盟主的潜质的。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文坛盟主咱们也就是想一想,这实在是太难了。这可不是光诗词写的好就能做到的。”赵孟说道。
      “就是个盼头,万一呢?”孙乾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他不是零陵府人,甚至于他都不是南方人。更具体一点说,孙乾完全就是被贬官的倒霉蛋。说是迁官地方,可这对孙乾来说,根本就是流放,是发配。
      不过来这里一年多之后,孙乾也看开了,反正在哪儿都是吃俸禄。柳泉他们的心思,孙乾很清楚,不过他不在意,因为他是大齐少有的没有任何派系的官员。
      大齐皇室比较奇葩,尤其是这一连三任皇帝,一个比一个活的久。三个人加起来在位超过了七十年。
      这七十年时间,这祖孙三代那是一脉相承的帝王之术,玩手段,搞平衡。这些大臣们也乐此不疲的拉帮结派,几个大团体,每个大团体里还有若干小团体,乱成一锅粥。
      越乱,皇帝就越开心,你们互相掣肘,这权力自然都捏在老子手里。大齐这些年皇权集中,大臣说白了,不过是皇帝手里的玩偶罢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连三任皇帝都算得上明君,大齐在他们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但花团锦簇之下,又岂能没有祸根呢?
      当然,这些跟董煜暂时都没有任何关系。
      此时的董煜,在文士塔上,只觉得孤单、寂寞。闲着无聊的他,跟童子攀谈了起来。得知这童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是赵孟的远房亲戚,名叫赵捷,一直跟在赵孟身边。
      “十六岁了还是童子...不觉得奇怪吗?”董煜忍不住问道。
      赵捷眨巴了一下眼睛道:“这有什么奇怪的?”
      “别人十六岁都有孩子了,你还是个童子....”董煜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童子这个说法....不如书童好听。”
      赵捷不知道这位董煜先生在想什么,只能尴尬的回应着。
      两人说了几句之后,有人过来,原来是文章的题目送过来了。这文章的题目倒是没有个定数,只要你写完了词,就会发给你。
      “先生,您写吧,我给您掌灯磨墨。”赵捷连忙说道。
      董煜对他点点头,笑着道谢一

第16章 气势雄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