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喜得魁趁机铺路[2/2页]

红楼:我有因果系统 晚秋闲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原本让你取盒子的那处,还另有一个盒子,你可记得?”
      那小厮满头雾水:?!?
      贾琼见状,心中说了声抱歉,面上却道:“想必是你早站晕了,脑袋糊涂的很。
      去!你再去看看,那里还有一个盒子,你去拿来。”
      “是。”
      那小厮叫谨儿的,闻言边走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自己真的老眼昏花了?!
      其实是贾琼花积分买了隔空置物的能力。
      贾琼这才转身,朝众人道:“原是这样,先前晚辈曾偶遇过一西洋人。
      那西洋人随身携带了一本书,名叫《圣经》什么的,晚辈一时好奇借来翻看了一下,发现那书中排版字序与我朝大不相同。
      乃是从左至右横向排列。
      晚辈心中觉得有趣,闲暇时,便自己依照此种排版方法写了一些文章。
      发觉如此排版之下,看文章的速度竟快了一倍有余!
      且极易书写,不易弄脏衣袖。
      更可贵的是,同样一张纸,横向排版写的字要比竖向排版多得多——
      只是不知是因为是因为晚辈心中如此想,故而才觉得如此,
      还是,如此确有其过人之处呢?”
      “公子,可是这个盒子?”
      贾琼正说着,那小厮谨儿已然快手快脚回来了。
      “啊,文章在此,诸位请看。”
      说着,贾琼将厚厚的一沓文稿,分成几叠递给在场的众人。
      因为文章不够,多是三四人同看一份。
      北静王独占一份。
      有人一眼就认出了这叠文稿的来历,“这是《射雕》后面的章节?”
      “正是。”
      “呵,如此倒可以先一饱眼福了。”
      那人笑道,乐滋滋的看了起来。
      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众人手中的稿件很快就看完了。
      “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一开始都还不适应,看了一会儿看的熟了,竟觉得顺眼了许多。
      此时听到这个问题,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如果单说哪个看着舒适,那必然是横板排序方式无疑了。
      毕竟这样的看法更符合人体工程学。
      但竖版排序,是他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
      横板排序确实是好,却是西洋的法子。
      是时诸人都以辰朝为“天朝”,为“上国”,既是天朝上国,又怎么能屈就去学夷人的法子呢?
      有那性子莽直、唯我独尊的,已经张口批评道:“区区蛮夷之法,何如我上国?我看你就是故意在喧哗取众!”
      而某些认为此法确有可取之处的,却不知如何言说。
      北静王见状,温和道:“三人之中,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
      这种排版方法确实有其奇特之处,别的先不论,单能节省纸张这一点,就足以造福天下人了——清瑾,我观你这纸上的字迹也不大相同,岂非毛笔所书?”
      贾琼拱手:“殿下真知灼见,正是如此。”
      说着,从那个盒子中取出一支炭笔来,
      “殿下请看,这种笔是我偶遇一好学者,那人家中清贫,无钱买纸笔,便以木条和布条缚束碳钉,将碳钉一端削的极细,制成此笔。
      此笔用法与握筷有类似之处。诸位请看,”
      说着,贾琼,在众人面前演示了一番,
      道:“此笔可以写出花生仁大小的字而不花,整齐排版而不乱,用劲轻巧,材料简省,十分有心思。
      那人曾笑曰:‘毛笔笔尖松软柔韧,可谓之曰,软笔;此笔笔尖刚强,可谓之曰,硬笔。”
      如果不是有前面的情分在,贾琼这样接二连三的做出有悖传统、颠覆现状的事,早被人喷的一无是处、体无完肤了。
      此时众人还肯认真听他说话,思考他的意见,已是十分难得。
      但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已经忍不住了,斥道:“荒唐!这种东西写出来的也能叫字?无甚笔法,僵硬愚钝!”
      贾琼不气,笑道:“先生所言正是,那人说了,‘连吃饭钱都快没有了,还想什么笔法练字!
      殿下,琼以为,此笔虽然不足以练书法,但为天下寒门子弟启蒙习书已是足够了!”
      “谬论!启蒙何等重要的事情,岂能不正笔正心!若一开始就走上歪路,贪图便宜,那还读什么书!”
      贾琼高声温和道:“先生说的是,先生竟然如此排斥硬笔而推崇毛笔,不若请先生为天下连笔都买不起的穷苦人送上笔墨如何?”
      “竖子不得与谋!惯会巧言善辩!如何就扯到这里?”

第17章 喜得魁趁机铺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