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琼买了一个隔音罩布置下,却还是装模作样的压低了声音。
“正是,你竟能察觉到那一位的心思,实在难得。”
“还有,我那好舅舅王子腾也未必愿意贾府中有人成才。”
“确实,毕竟他最擅长的,就是翻脸不认人了。”当年的太子哥哥,不就是……
钟连越目光恍惚一瞬,附和感慨。
贾琼诧异,怎的?感情这王子腾不止对贾府阳奉阴违啊?看郡主这表情,好像王子腾还坑过别的什么大人物?
没有多想,贾琼继续盘点:“这几位应当是主要人物,余下的,未必是看我不顺眼,或许是看整个贾府都不顺眼吧?比如说户部,还有兵部……”
钟连越听罢抚掌,笑赞:“不愧是贾府的‘麒麟子,你猜的不错。不过,有些事你不知道,因而也想不到那里去。这无妨,我说与你听。”
“洗耳恭听。”
“你可知,当今圣上当年并不是太子?”
“知道。”
“当年的太子,是太上皇的第一子,名正言顺的中宫嫡子。太子恭善温雅,胸有乾坤,几次监国,朝堂民间莫不口口称赞。”
“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是一个明君圣主。”
“只是先太子殿下的风头太盛了,过慧易伤,过刚易折,先太子殿下胸中又有一股韧劲,在他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面前,根本不愿意退却。”
“如此,常常与太上皇发生争执。”
“有一年陇西雪灾,流民无数,当地盗匪横生。太上皇说陇西乃军家重地,根基不可动摇,要武力镇压那些匪寇,先太子殿下却极力主张劝降。”
“两人争执不休。最终,先太子殿下偷偷跑去了陇西,太上皇气的在朝堂上破口大骂。”
“后来,陇西的事处理的很漂亮,太上皇才稍微消了一点气。先太子回来的时候,沿途高呼万岁,颂词天下传闻,万民争送万民伞。”
“太上皇的不满和忌惮已经到达了极点,但是那时候并没有人发觉。”
“太上皇伪装的太好了。”
“当年春天还没有过完,一场阴谋就爆发了。有人告发先太子以处理雪灾为名,到陇西拉拢诸位将军,行起兵谋反之实。朝中的大臣们都不信,但太上皇信了。”
“不过一个多月,先太子殿下由顶峰坠落谷底。”
“太上皇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废太子。”
“连带着当时边疆的一众将军都被抄家灭族。”
“动荡发生突然。将帅被杀,新任的将领不熟悉当地情况,当年的春末,北方被鞑虏连占四城,死平民无数,哀鸿遍野。”
“接下来的四年之内,连年征战,连年失败。太上皇悔之晚矣。”
“于是他自请退位,当今圣上登上皇位。”
“当今圣上登位第三年,边疆终于有一战大获全胜,朝堂再次稳定下来。”
“可这个时候,太上皇又有了掌权之心。本来,退位就是他的缓兵之计,不过是推一个人出去替他挨骂罢了。”
“如今见朝政稳固,自然内心又蠢蠢欲动。只是当今圣上已成气候,太上皇一时也动他不得,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相互割据。”
“圣上为稳固皇位,早早立了太子;太上皇受到掣肘,竟然又想起先太子的好来,转而扶植起先太子被幽禁宗人府的庶长子,先太子唯一的儿子——当今的晋王殿下赵明泽。”
“我说的那些隐患,就是如今的晋王殿下,先太子的庶长子,当今太上皇最宠爱的孙子——赵明泽。”
“你应该知道,当初四王八公的势力,都是先太子殿下的臂助,”
“但是当年先太子殿下倒台之时,四王八公虽有劝谏,却并无死谏,反而激流勇退,得以保全。”
“站在晋王殿下的角度,你们就是叛徒。”
“站在如今太上皇的角度,当年的你们,就是不忠。”
第39章 尘封往事余恨连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