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99章 立不世之功[1/2页]

争霸三国:开局桃园四结义 醉秋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廷看着太史慈这位爱将,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汉末虽时局混乱,生灵涂炭,但却有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慷慨赴难,前仆后继。
      太史慈正是诸多豪杰中的一位。
      不过,相比太史慈,关羽、张飞很幸运,从一开始就跟对了主子,成为刘备最早也最倚仗的心腹。
      而太史慈则和汉末无数贤才一样,却是几经辗转,先投奔辽东,再遇孔融、刘繇,直到归降孙策,成为公认的江东第一虎将,才算安定下来。
      孔融是当世名士,声名显赫,而刘繇更是汉室宗亲,扬州刺史。
      为何太史慈最终会投靠到孙策门下,成为孙家爪牙呢?
      说起这事,还有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
      太史慈本东莱郡人,当时的郡守和刺史二人,之间矛盾非常大,纷纷上表朝廷,请求决断。
      在当时有个惯例,皇上先收到谁的奏章,就认可谁的意见。
      郡守得知刺史的奏章,已经率先发出,就非常着急,希望找人截下刺史的奏章。
      当时的太史慈主动请缨,成功截下州里的奏章,完成使命。
      可也因此得罪刺史,太史慈只得安顿好家眷,逃难到辽东,投奔公孙度。
      北海太守孔融听说此事,对太史慈非常欣赏,不但命人去寻访太史慈。
      而且对太史慈的母亲,也格外照顾。
      后来黄巾乱军在管亥的带领下,进攻北海,管亥武艺高强,斩杀北海多位武将,北海危急。
      恰逢太史慈归来,应母亲之命,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入围困中的北海郡,请求带兵进攻乱军。
      孔融虽欣赏太史慈,却不相信太史慈有能力击败管亥,就没有同意。
      这让太史慈非常愤怒,也对孔融很失望。
      太史慈为了报答孔融帮助母亲之恩,在再三要求下,加上北海情况危急,孔融才答应了下来。
      太史慈天亮之后,就带上弓箭骑马出城,敌人立刻集结备战。
      而太史慈只是来到城壕边,插好箭靶,在那里练习射箭,箭完了就回城了。
      第二天继续如此,第三天继续如此。
      开始黄巾军还有所戒备,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完全没有当回事。
      太史慈却乘机杀出,解围北海之困。
      由此可见,太史慈有勇有谋,非一般的武夫。
      而孔融是位名士君子,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加上文人天性多疑,优柔寡断,写诗作赋是强项,要征战沙场,运筹帷幄就不行了。
      太史慈却是一心要凭借自己的本领,在这个乱世建立不世之功的人。
      所以弃孔融而去,借口和扬州刺史刘繇有旧,前往投奔。
      可惜,刘繇对太史慈依然不信任。
      当孙策进攻刘繇的东阿,刘繇连吃败仗,有人建议,不如用太史慈担任大将,对抗孙策。
      可是刘繇却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却断然拒绝:“若用太史慈,许子将必定嘲笑我不会识人。”
      子将是刘繇谋士,名叫许劭,为天下公认的品评大家。
     

第099章 立不世之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