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良清点完俘虏、物资后,天色就已经大亮。他匆匆来到李廷的营帐汇报:
“禀主公,这次抓获俘虏1万6千多人,缴获粮食5000多石,军器物资两百多车。
我军将士牺牲127人,重伤250多人,轻伤400多人。”
“战损还是有些高啊。”
李廷现在只有不到四万的兵马,这么一场战斗,就有近千人短时间内,无法作战了,这让他越发感觉自己的兵力不足。
原本打算从镇远师中,调拨一个旅随自己南下讨董。
可等拿下了襄平和新昌后,镇远师的防区就扩大了,而且公孙度即便被打残了,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从镇远师中调走一个旅,只留下一个旅,肯定无法镇守襄平。
看来自己之前的评估有些不足啊,忽略了这个现实问题。
既然不能从镇远师调兵,那么自己难道就只带一个旅南下?
这必定会让老丈人不满的。
“主公,俘虏该怎么处置?”
蒋良即便是老实人,听了他这话,还是忍不住腹诽。
剿灭了阳仪的三万大军,战损不过区区几百人,这种战损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好不好?
李廷想了想道:“暂时原地安顿,等襄平和高昌的俘虏到来后。一起押送回沈阳。”
蒋良也没有什么事情要询问和交代了,领命后就离开了营帐。
李廷觉得关羽拿下襄平和新昌,应该没有什么难度,但还是准备过去看看。
他当即命令太史慈率领定远师一旅二团,留在这里看押俘虏。
自己却率领一团前往襄平。
而此时,关羽率领镇远师,星夜兼程,中午时分,就来到了襄平城的北门。
由于士兵连夜赶路,都有些困倦,他命令士兵,就在五里外安营扎寨,休整安息。
公孙度现在还不知道阳仪已经死亡,得知关羽率军前来,不由得心里一惊。
不明白关羽是如何突破阳仪的防线,来到这里的。
他当即率领一帮文武,前来北城楼查看。
见关羽的队伍最多就一万多人,正在安营扎寨,心里就松了口气。
王烈看着关羽的大军,眉头却皱起多高:“使君,看来阳仪将军的处境不妙啊!”
公孙度被他说的心头一颤:“你是说沙岭那边有变故。”
王烈脸色凝重的点点头:“若是没有变故,玄菟郡的军队,不可能到了城下,阳仪那边都还没有消息过来。
如我预料的不错,阳仪将军那边,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怎么可能。”公孙度虽心里直打鼓,但还是不愿意相信王烈的预言:
“沙岭有三万大军,而且还有天险,易守难攻。
那李廷小儿不过一万多兵马,昨天才抵达太子河,如何能在一晚上的时间内,渡河打败阳仪。
这绝对不可能,那些玄菟郡的兵马,必定是从小路绕过来的。
再者来说,即便沙岭失守,阳仪也会派人过来通禀的。”
王烈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旁边的邴原眼里,却闪过一丝藐视和鄙夷。
他是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字根矩,有勇有谋。和郑玄、管
第104章 惶恐的公孙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