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豪,分田地的好处,一一说了出来。
说得义正言辞。
邴原等人听得茅塞顿开,犹如被醍醐灌顶了一般.
他们越想越觉得,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必须得打土豪。
刘政越发的觉得李廷不一般了,忍不住接着问道:
“那李使君企图颠覆文化传承,大力发展工商,也是为了天下百姓?”
“不错,皆是为了天下百姓。”李廷看向邴原:
“根矩兄应该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有多么困难吧?”
邴原情不自禁的点点头,想起当初想读书的日子,莫名的有些唏嘘感慨。
要不是自己当时感动了夫子,现在恐怕还是个目不识丁的莽汉吧?
李廷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写上‘有教无类几个繁体字,以及相对应的简体字和拼音。
他没有在意自己的字写得丑,将纸张竖起,将字展示在众人面前:
“孔祖师说的这句话,相信你们应该都不陌生吧?具体是什么意思,你们应该都了解吧?
那就是不管什么人,都应该得到教育。
不该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可你们仔细思量一下,你们有没有按照孔祖师的说法去做呢?
你们不但没有,而是坚信董仲舒说的那套愚民政策。
不但将知识文化,牢牢的把控在手中,藏在家中,当成私有财产。
而且还想方设法的,杜绝天下百姓有学习的机会,将孔祖师的话,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我推行的简体字,你们不觉得更加简洁明了,容易书写和辨认吗?
而且,我还发明了拼音,印刷了字典。
以后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学会了拼音,有一本字典,就算没有老师,也可以自己学习了。
你们不觉得我推行新文化,正是在遵守孔祖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祖训吗?
……”
李廷又滔滔不绝的将推行简体字的优点,以及文化垄断,愚民政策的缺点,都一一解说。
他知道,要想推行文化改革,推广简体字,就是颠覆了整个儒家的文化传承,势必会被天下文人抵制,阻力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他必须要扯出一面大旗来。
显然,孔子是最适合做大旗的人选。
众人被他说的纷纷反思起来,尤其是邴原,不知不觉中,对李廷的行为有些理解了。
他们被李廷‘开导了一番后,对李廷的看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但觉得李廷所作所为是应该的,而且是开先河之举,可以说是雄才伟略,别具慧眼。
李廷宴请他们吃饱喝足,将他们送出府衙后,也没有再挽留。
他觉得自己将思想都传达给了一帮人,如果是志同道合的话,必定会想办法留下来。
如果不是志同道合,就算再有才,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留下来也没有用。
邴原边走边陷入了沉思,脑子里回想着李廷说的每句话,越品味越觉得有理。
刘政左思右想后,就有了留下来的决定:“根矩兄,小弟觉得李使君不但是个雄主,而且是个明主,将来的前途必定无可限量。
所以,小弟打算就留在玄菟郡,跟随李使君建功立业,也免得灰溜溜的回去,遭人白眼。”
王?也点头附和:“某也正有此意。”
邴原纠结了片刻,也叹息一声:“既然两位都留下,我岂能独回?”
王?哈哈大笑:“如此甚好,我等现在该当何去?”
邴原道:“只要返回招贤馆即可,以李使君的聪慧,必定能明白我等的心意。”
“言之有理。”一帮人边走边聊,又折身返回了招贤馆。
第110章 说得义正言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