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章 方先生,有人要害您[1/2页]

朝会怒斥奸臣,我只求一死 本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千万人,吾往矣?”
      虞节凝视方源,微微垂首若有所思。
      方源道:“真正的君子,能力不一定多强,本领不一定多高。但哪怕面前是高山险壑,他登高望远的志向也不会动摇。哪怕面对千万人的阻拦,他也能勇往直前死而不悔。
      确定自己拥有改变大势的能力才选择出山的,是庸人。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的,才是令天下人敬佩的君子!
      这样的君子,即便死亡,他的精神依然长存,即便失败,他发出的火光仍然能让身处黑暗中的人们看到希望。”
      虞节沉默不语,他只是直视方源的眼睛,希望从方源的目光中看到一丝动摇。
      只要有一丝动摇,他便可以将方源的观点全盘推翻。
      然而,事与愿违。
      在他的注视下,蔚蓝的微光蓦然笼罩在方源的体表。
      虞节瞪大了眼睛,就连一直站在马车旁的张鸿也忍不住惊声。
      “方先生竟然在论道中,悟道突破了!”
      在这个世界,诸子百家修士想要突破主要有两种方式。
      大多数人都是靠着苦读诗书,循序渐进的吐纳天地气息进行修炼。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极为特殊晋升方式,那就是在论道中证就道心,契合百家思想,以身会法,领悟百家道义。
      在过往天地间还不存在百家思想时,诸子百家的开山祖师基本上都是通过这种方法开一派先河。
      随着微光渐浓,一道刚猛如火的声音在方源耳边炸响。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声音极大,但却又不惹人生厌。
      方源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嗓音的主人是谁,那日法场之上,这人也曾出现。
      暴烈如火,至大至刚。
      此乃先圣孟子之音!
      随后,蔚蓝微光凝聚在方源的丹田处,与他融为一体。
      【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方源体悟着浩然之气的作用,发现这东西好像拥有震慑他人心灵的效果。只要运起浩然之气,便可以震慑宵小,唤起他人善念。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还是个可以升级的技能。
      方源猛地吸了口气。
      这难道就是……
      嘴炮plus,春秋战国限定版?!
      我被版本加强了!
      按照孟子的原话,浩然之气以仁义道德来饲养就可以茁壮成长,如果心生邪祟,它就会随之消亡。
      方源回过神来,却发现虞节看得已经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虞节喃喃道:“不止悟道,领悟的还是儒家的浩然之气。难道他真的没有骗我?”
      张鸿亦是从震惊中恢复,他对方源的欣赏已经无以复加。
      “天下儒生千万,能得浩然之气的又有几人?”
      百家修士领悟的技能与他们对于本家思想的领悟和践行挂钩。
      以儒家举例,大部分人无法做到至善至诚,所以能力大多是与礼乐相关,就算有仁义方面的能力,也达不到掌握浩然之气的程度。
      百家圣念各有各的脾气,要想掌握能力,就必须先过祖师爷那一关。
      而孟子虽是儒家圣贤,但却与温和宽厚的孔子不同。
      孔子奉行有教无类,对于有心求学者有问必答。
      但孟子对此就苛刻许多。
      他曾公然喊出: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啊,我不屑给你教导就是对你最大的教导,这就是我的教育之道)
      正因为如此,所以儒家弟子掌握孔子能力的多,但领悟孟子能力的少。
      连孟子这种耿直到近乎不近人情的圣贤都对方源予以肯定,那虞节还有什么怀疑方源的理由呢?
      虞节躬身作揖:“今日,是我小人了。我以我的狭隘,去臆断先生的心胸,这是我的过错。”
      方源得了新技能心情不错,也就懒得和他计较了。
      “没事没事,你有收获就好。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如果没有虞先生直指内心的发问,我又怎么能了解到心中怀揣的志向呢?”
      虞节嘴唇微微抖动,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
      但他看见马车旁的张鸿正一脸含笑的望着他,虞节刚有点笑容的脸唰的一下又拉了下来。
      “今天方先生对我的教诲,我会牢记于心。但您传授的道理太过高深,我还需要回家细细领悟。等到我想明白了,我会来找先生,给您一个答案。”
      语罢,虞节身上冒出一股

第57章 方先生,有人要害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