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都,咸阳。
      秦月容安坐于王位之上,正聆听着大臣们的汇报。
      “恭喜我王,贺喜我王!前线昨夜发来线报,方源先生将逆贼薛松阵斩于杜平城下,匪首既死,东陵乱党败亡已成定局。”
      “新军在百里将军的统帅下势如破竹,逆贼薛松封疆之内大半城池被破。目前百里将军正加快步伐,争取早日攻克贼巢东陵城。”
      “赵王今晨以传音符形式通知我国,赵国已决定与我大秦达成无条件和谈。”
      “不止如此,在方源先生的劝说下,赵王还表示愿与我国重修旧好、永结同心,希望能与我大秦联攻共守,缔结同盟。”
      “回禀大王,南郑侯传回消息,已初步平定蜀地南蛮叛乱。但由于蜀地余孽尚存,他请求将蜀地蛮人全部肃清后,再班师回朝。”
      秦月容微微点头。
      事情就像是她事先预估的那样,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东陵侯被方源镇杀,他的得力干将们也大多在杜平城随之自刎。
      而留在地方上的东陵侯党羽多是些无能之辈,他们不是畏罪自杀,就是慌忙逃亡。
      经此一役,她执掌秦国国政的最大障碍已经被扫清。
      而朝中那些原本对她能力抱有怀疑的墙头草们,也随之彻底倒向了他。
      此次除去东陵侯,平阳侯作为朝中少壮派的领袖以及幕后主导,肯定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他肯定会对我顺手摘桃子,趁机将东陵侯封地收归国有的行为不满,但大势所趋之下,他也不敢多作言语。
      而南郑侯作为两朝元老,元老派的执牛耳者,他表现出的态度则相当暧昧。
      蜀地叛乱的规模不算大,以南郑侯的能力和资历,在击溃南蛮主力后,完全不需要亲力亲为的继续留在蜀地清扫余孽。
      但他却执意留在蜀地,说明他正在观察朝中的动向。
      南郑侯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他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秦月容扫平东陵侯,他不支持,却也不反对。
      但如果秦月容做的太过分,想要借助这个势头,一举推翻他们这些旧臣往日的功绩。
      那么,就不要怪他南郑侯不客气了。
      南郑侯与苦心经营关中地区的平阳侯与东陵侯不同。
      他的势力范围集中于汉中与蜀地。
      如果他真的狠下心来反叛,虽然无法威胁到秦月容的王位,也不可能攻入咸阳。
      但秦国也要承受失去蜀地这片天府之国的代价。
      只要南郑侯扼守汉中关隘,秦国想再次收复蜀地,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对于这样一位并无不臣之心,平日行事低调的老臣,秦月容决定还是以安抚为主。
      “寡人深知南蛮叛乱对蜀地摧残甚重,因此,寡人特许南郑侯暂缓回朝。值此危难之际,南郑侯能老当益壮挺身而出为国解难,寡人深感欣慰。
      为表南郑侯之功勋,寡人将从这次收回的东陵侯封地中,拿出两千户加封于他。至于到底是哪座千户之城,就让他自己选吧。”
      秦月容此话一出,台下高呼声连连。
      “大王圣明!”
      话音刚落,秦月容又满脸笑容道。
    

第110章 仁信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