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上官墨从儿女口中得知了所有的实情,此刻竟也是半句话说不出口,一方面他心中的重担终于是落下,困扰了他十年的噩梦烟消云散,叶府几百条人命和他并无瓜葛。
另一方面曾经万人敬仰的叶将军,竟然间接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只要想到那些在战争中苦苦挣扎的百姓,上官墨不忍心让他们知晓真相,救世主其实才是真正的杀人犯,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实。
“这会皇上应该已经知道真相了吧。”上官芸感慨道,原本以为丞相府会在这事中一蹶不振,没想到来了个起死回生,还收获了意外惊喜。
“这个太子是该给他点教训了。”上官墨语气不善,尚在禁足期就小动作如此频繁,要是等他登基京城不得变天,这回只看谁能护的住他了。
好在皇上还算明事理,又对太子失了信心,不会为了区区父子情去包庇他,否则上官墨还真没有自信。
三人又聊了一会,眼见着时候不早,上官墨催着两个儿女回房休息,就连他也必须得养精蓄锐,明天指不定还要出幺蛾子。
回到房里,上官芸发现自己留在桌上的桃花酥居然还在,锦今日没有来吗?疑问不由得浮上心头,她原本还担心锦扑空,特意留了字条。
没想到人家根本没来。
翌日
不知是谁泄露了风声,只道今日朝堂之上将有大事发生。
近日除了叶氏案还能有什么事,这回丞相怕是真的要完了,一路上上官墨明显感觉到来自四周的恶意和幸灾乐祸,也不知这些人等会知道真相会是何等神情。
早朝开始,待各部禀报完事宜,轩辕鸿轩终于走了出来,也算是万众期待了。
“关于叶氏一案,儿臣有事禀报。”
“哦?说说看。”所有人都在观察皇上的反应,却见他也和自己一样兴趣盎然,像是完全不知晓其中之事。
昨日太晚,轩辕鸿轩扑了个空,所以皇上尚未知晓实情,这事还只有轩辕鸿轩一人知道。
“儿臣遵父皇旨意,重新调查此案,却发现当年之事蹊跷颇多。”
蹊跷颇多的意思不正是丞相当年误判吗?一时几乎所有人都向上官墨投去了幸灾乐祸的目光。
轩辕鸿轩不理会他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起先儿臣查到的证据几乎处处指向丞相的错误,儿臣也误以为丞相是真的误判了,其实实情并非如此。”
“这些是当年叶霖写给南蛮的信,也是因为这些信件才认定了他叛国之事,实则这些信并非出自叶霖之手。”
“你既然说丞相没有误判,叶霖的确犯下叛国之罪,这回又说信并非他写的,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太子党的人高声喊道,意欲不给轩辕鸿轩台阶下。
一时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官员自然而然划分成两派,互相争执。
“是谁写的?”皇上也来了兴致,“继续说。”
“儿臣查到,叶霖曾经在战场上受过伤,右手长达一年时间是不能提笔的,所以那一年里他所有的信函都由属下负责。”早在一旁侯着的下人走上前,手里端着的正是一沓厚厚的信件。“甚至是连儿臣也没有分辨出来,他的字不仅模仿的神形兼备,线条的勾画也是如出一辙,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不过儿臣后来发现,叶霖写字有个小癖好,他所有的一衲都会微微敲起三十度角。”
文官中大都见过叶霖的字,被轩辕鸿轩这么一点,不禁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
“不过这和案件本身又有什么关系?”
轩辕鸿轩先把证据呈上,“这些还请父皇过目。”侯在一旁的太监接过下人手里的信,皇上接过一目十行,“的确如此。”
在皇上确认了字迹的正伪后,这才开始阐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丞相没有误判,当年叶家的确通敌了,但是却不是叶将军,而是叶将军的同胞兄弟,当时还未婚的叶尔将军,他模仿自己哥哥的笔记泄露国家军事机密长达三年之久,但是叶将军知道这件事,却因为兄弟之情没有举发,虽然私下里有劝阻,但是那已经不能挽回因为泄露机密,而造成的危害......”
所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没有料到事情竟会是如此走向。
说好的丞相要完呢?说好的冤假错案呢?这是耍着他们玩吗?
不过太子党的人哪里甘心,眼见着这又是大功一件,本来有了七皇子,太子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十二皇子要是也入了皇上的眼,太子怕是要换人当了。
“仅凭几份信件就能断案?是否太多武断?”
“自然不是。”果真什么样的主子有什么样的奴才,轩辕鸿轩冷笑一声,“人证当然有。”
大殿之外,夏烨然早已等候多时,终于等到轩辕鸿轩的指意,李云毅和叶府下人被押解着跪在了大殿之下。
两人皆是衣衫褴褛,尤其是李云毅,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一看就是被人揍过一顿,轩辕鸿轩苦笑,这个上官将军还真是个暴脾气。
“他们两个,一个是叶霖曾经的下属,一个是叶府曾经的下人。”两人的身份引得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所有的视线同时聚集在两人身上,两人哪里见过这阵仗,勉强控制着才没有当众失态。
叶府下人哆哆嗦嗦的将自己做过的蠢事说了一遍,包括他是如何偷出玉器去典当,事后又如何偷听到了叶家两兄弟的谈话,要不是夏烨然在身后撑着他,可能当场就瘫在地上就起不来了。
轩辕鸿轩又出示了当票等物证,事实确凿不容置喙。
&nbs
第78章 对簿公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