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二四章 为了北方[1/2页]

灭宋 木允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赵桓没兴趣管王跃的真实意图……
      他现在还有个屁发言权。
      这时候就是王跃要他给加九锡,他恐怕也只能给加了。
      两万精锐骑兵就驻扎在青城和玉津园,城内还有五千巡警,十万随时可以动员起来的民兵,虽然还有两万多属于朝廷的禁军和西军,外面也还有五万属于朝廷的禁军,但前者根本不准备迎战,后者同样准备一触即溃,这种情况下开封实际上已经是王跃说了算。
      他想怎样就怎样吧!
      赵桓紧接着任命张叔夜为太宰,刘?知枢密院事,算是重建了一下他的朝廷。
      另外刚刚入朝的燕公晋爵中山郡王,河间等州府划入燕山府路,顺便也给他加了个同知枢密院事。
      至于后宫佳丽就不用公开说了。
      总之接下来的几天,赵桓和他的宰辅们就是收拾这个烂摊子,同时再次重申之前拦截他爹的诏书,另外给那些逃跑的王公贵族下诏,一个月内不回来重新述职,所有人全部革职并禁锢终身。
      包括宗室。
      但这些没什么用。
      他爹依然在继续南下,而且事实上连速度都没减,仅仅五天后,他爹就已经到达了楚州,尽管楚州的地方官员已经接到圣旨,但却以担心危及太上皇为理由没有任何阻拦,甚至还为这支队伍提供补给。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能力拦截,刘延庆父子部下三千精锐骑兵,另外还有曹?和部分被收买的西军,总共五千护卫太上皇的军队。
      这些在北方的确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总共就才两个将,而且战斗力渣渣的淮南就是无敌的。
      真的无敌一样。
      淮南两个将加起来,估计也就七八千步兵,没有骑兵。
      实际战斗力方腊最有发言权,连他那些造反的农民都打不过,这样的渣渣如何敢拦截这支虎狼一样的军团?
      更何况还有个太上皇。
      就在王跃到达开封的第十天,太上皇已经在扬州游览了。
      而且谭稹和宋焕从镇江率领一万大军到达扬州迎接太上皇,紧接着赵佶在扬州成立他的行营使司,以宇文粹中为行营使,然后以太上皇行营的名义通过宋焕的制置发运使司向江淮荆浙各地发去他的圣旨。
      主要内容三份。
      其一,淮南、两浙州军等处传报发入京递角,并令截住,不得放行,听候指挥。
      即不许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开封传递任何公文。
      其二,杭、越两将将兵,江东路将兵,及逐州不系将兵,及土兵、弓手等,未得团结起发,听候指挥使唤,先具兵帐申奏,如已差发过人数,并截留具奏。
      即不许东南各地驻军开赴开封,截留镇江的三万原勤王兵作为卫队。
      其三,留粮纲,以纲运于所在卸纳。
      即不许东南各地向开封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
      枢密院。
      “看看吧,这就是太上皇,我不想再替他掩饰什么,咱们都是自己人,有什么我就明明白白地说,你们或许会不相信这些,但我可以对天发誓,这就是太上皇刚刚从扬州发出的圣旨。这都是真的,这是刚刚接到旨意和太上皇亲笔信的宿州知州林篪五百里加急送来的,包括太上皇的这封信,我想你们不会不认识太上皇的笔迹吧?
      他的字别人可没本事伪造!”
      王跃把手中的急报和信一起推到种师道面前。
      这时候该来的都来了,种师道,姚古,折可求,甚至刘锡也被召来,他那个知沧州不用干了,来枢密院同知吧,包括种师道,姚古都是同知枢密院。
      枢密院破天荒的武将云集。
      种师道是武将,不要管他是不是出身大儒世家,他现在就是武将,战场上他是都统制,官衔是节度使,这两个就是武将,他家出身大儒不假,但却被文官们坑到了武将集团,之前就是个战场上当苦力的。
      现在终于摆脱苦力的命,因为他以同知枢密院事出任河北宣抚使。
      原本文官的宣抚使宇文虚中,因为是宇文粹中的弟弟,虽然没有被处罚,但也解除了宣抚使的职务。
      毕竟这个是战区统帅。
      赵桓还怕哪天他和他爹开战时候宇文虚中倒戈呢!
      至于武将担任宣抚使不是没有先例的,宣抚使本来就是可文可武可内,上一个武将做宣抚使的是狄青,他也是以同知枢密院事为宣抚使,这个官职其实就是明朝的督师,宣抚使一出,战区内管你是什么,经略,制置,节度,总之所有人统统听命。
      他和姚古

第二二四章 为了北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