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沈焉寻被冷落[2/2页]

顾绊焉寻 未曾有希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恩格斯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和不断证伪的过程。
      3.下面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些材料
      詹姆士说:“对于实用主义者,真理成为经验中各种各样确定的、有作用价值的类名。”“要是真观念对人生没有好处,或者真观念的认识是肯定无益的,而假观念却是唯一有用的,那么……我们的责任就会是回避真理。”
      胡适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真理和我们手里这张纸,这条粉笔,这块黑板,这把茶壶是一样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人类所要的知识并不是那绝对存在的‘道哪、‘理哪,乃是这个时间、这个境地、这个我的这个真理。那绝对的真理是悬空的、是抽象的,是笼统的,是没有凭据的,是不能证实的。”
      罗蒂说:“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真理的首要标准是其与一个人的其他信念的一致。”
      “是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形成了我们的真理标准”。“‘真理将被看作不过是一个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而不是被看作一个表示与超越的东西,不是人类的东西的接触。”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⑴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的含义、真理的标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⑵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3.⑴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的典型代表。他们否认真理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的衡量标准,把真理与人的主观信念相联系,真理的标准在于由信念所引起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主张“人造真理”论,以真理的有用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的本质规定。这样在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上,他们就消解了真理所要求遵循的客观性的“物的尺度”,完全代之以主观的“人的尺度”,把真理变成纯粹主观的东西。而由于人的意志和需要的主观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实用主义必然是否认真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相对主义真理观。
      ⑵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观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强调真理作为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的衡量标准。实用主义否认这一点,以“有用”或“满意”来规定真理,这就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有用性、价值性的关系,把作为必要条件的有用性当作认识成为真理的充分条件,将真理主观化,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因人而异的混乱局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实用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就必然抹煞真理同谬误的原则界限,导致是非不分,真伪不辨的后果。

第31章 沈焉寻被冷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