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5章 只有利益[2/2页]

老千生涯笔记 云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系。”
      我点点头,原来如此。
      “周家之所以要来插手我姐家的生意,其实与周家经营的餐馆分不开。”
      那个时候,虽然像安水这些地方,还没有多少人想到保健药膳之类的名词,但在京城,这些概念早就流行了。
      周家在京城,开了几家药膳餐馆,他们号称自已的食材,来自西南深山腹地安水,绝对绿色野生。
      最重要的是,他们说自已有祖传的药膳配方。
      而且号称自已是中药世家。
      其实,周家的祖先,是江湖郎中。
      江湖郎中又称走方医、游医,是一些浪迹四方,行医卖药的人的总称。
      这种行当,属于江湖八大门之疲门。
      江湖八大门分别是分为惊、疲、飘、册、风、火、爵、要八门。
      与外八门相对应。
      疲门讲究的是行医济世之道。不仅包括江湖游医,也包括坐堂医生,甚至包括古代的巫祝等等,只要是用各种办法给人看病,皆归疲门。
      疲门中人拜的祖师爷有两位,医圣张仲景与药王孙思邈。但是如今说江湖疲门,大家指的大多都是游方郎中。
      皮门跟其他各门一样,都有真假之分,有真本事的“能医圣手”看起病来自然能够达到“枪响鸟落、药到病除”的境界。
      相反,也有一些不学无术者,却凭借的一张巧嘴和瞒天过海的骗术混迹于江湖之中,确确实实坑害了不少善良的人。
      这类滥竽充数的人在疲门中占了绝大多数,是属于以江湖郎中身份四处行骗的骗子。
      周家的人,原来是一江湖郎中,后来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赤脚医生。
      八十年代之后,自已做起了药品生意,而且越做越大。
      有了钱之后,又开起了娱乐城,赌场这些产业。
      不过,他们一直做药业生意。
      但那时,药品这一块国家管控十分严格,民间经营的也不多。
      所以,他们在开餐馆时,就想到了药膳这个噱头。
      他们偷学了安水山珍餐馆的做法,然后贴着药膳餐馆的标签,在滨江开起了餐馆。
      没想到,还一炮打响。
      后来,他们的餐馆开到了京城。
      周家在京城的发展,据说与京城某姓周的国企大老板有关。
      这个人是滨江人,而且还是周家的远房亲戚。
      九十年代中期,那人得了重病,在京城花了不少钱,甚至还到国外去治疗,都认定,他得了不治之症,只有等死。
      多则活一两年,少则活几个月。
      那老板回到滨江之后,不少人前去看他。
      周家的人也过去了。
      去的这个人,是周家的老大,周本坤。
      郎中出生的周本坤见了那人的病症,发现这病异常奇怪。
      和多年前他在安水遇到过的一个病人十分相似。
      他也是有心之人,立即到安水,靠着自已的记忆,找到那家人。
      发现那个病人,居然还活着。
      他看到了机会,仔细问询这个病人的情况。
      据说,有次张家的人过来收山珍时,发现了他的病况。
      于是张家的张泽瑞就给他开了张药单,还让他坚持吃山里的一种红火山菌。
      姓周的看了药单,买了红火山菌。
      亲自熬好药液,送到那个大老板家去。
      没想到,那个大老板的病,还真的好转了。
      三个月之后,大老板恢复如初。
      让周大老板的朋友亲戚,异常诧异。
      周大老板为了感谢周本坤,就在京城为周家张罗,让他家的药膳餐馆开到京城。
      还介绍不少有钱有势的人过来。
      如此一来,周家接触的老板和官员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
      在京城,小有名气。

第425章 只有利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