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见到景帝,恭敬的行了礼,想要说一说刚刚皇后吩咐的事情,却连嘴都还没张开,就被宋景山打断,让他退下了。
“按照皇后吩咐去做吧,无需问朕。”景帝只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却足以让这位大理寺卿明白皇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他心中暗自有点诧异,但是面上却依旧恭敬的退下了。
等到人走了,宋景山才抬手亲昵的把冷清清搂进了怀中,伸手温柔的擦了擦她额间的汗珠,有点担忧的说道,“你看你气的,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冷清清感受到男人温柔的抚慰,这才慢慢的消了几分怒气,随后便拉着宋景山进了宫中,轻声说了这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原来,当初冷清清找了不少合适的夫婿,给黄鹂挑选,奈何当初整个京城的风气,就是推崇文人墨客文弱书生这类的男子。
所以黄鹂既看不上红烛嫁的武夫,也看不上绿芙嫁的商户,偏偏看上了文弱书生文航生。
当时的文航生只是个穷酸的举子,进京赶考了好几次,总是不中,他本人又是个心高气傲的男人,不肯娶乡下老家的农妇为妻,便想要在京城中找户小姐娶回去。
冷清清只见过这男人一面,不得不说文航生的确长了副时下最流行的书生脸,她原本想着武林和商业,都有了自己人,接下来在官吏这里安个人也不错。
加上黄鹂又一心喜欢了对方,她也就做了个顺水推舟的人家,不仅给黄鹂贴了不少的嫁妆,甚至还隐晦的间接动用了一点关系,给文航生在京城搞了个九品小官京县典吏。
虽然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是这可是京城,举人多如牛毛,根本不可能像小地方那样,举人也能当官。
若不是冷清清动了关系,文航生只怕要考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混上个官职。
一开始黄鹂嫁过去,因为知道她背后有摄政王嫡女做靠山,整个文家自然也不敢亏待于她。
再加上文航生作为京县典吏的俸禄并不高,想要在京城定居,一家四口都得靠黄鹂的嫁妆过活,一时间整个文家当然是捧着她。
她在文家过的很不错,只是文航生的生父早亡,他的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如今身边还有个已经年满二十五岁,相貌黝黑嫁不出去的大姑姐,这样复杂的情况,可不是什么好人家。
只是当时的黄鹂,一心沉迷于文航生的甜言蜜语当中,一心一意的对他,把小姐给她的嫁妆,全都掏了出来补贴了夫家。
后来甚至还给那位嫁不出去大姑家,添置了不少的嫁妆,可以说是对整个文家都付出到了极致。
只是饿狼总归是饿狼,他们会因为你一时喂饱他们而暂时蛰伏,等到你没了东西喂他们,悲剧才会上演。
随着黄鹂的嫁妆日渐淡薄,文家对她的态度也就渐渐的冷淡了起来,黄鹂只能安慰自己,已经成婚的女子,自然不能像未婚女子一样潇洒自由了。
若是只是这样还好,但是真正把黄鹂打入无尽深渊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摄政王府一夜之间倒台了……
第151章 黄鹂的噩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