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啸行沉吟着又低头去翻看文件:“都到这份儿上了,我觉得就试试吧。”
是了,这就是李啸行。
不管看上去有多难,多匪夷所思,只要有一线希望能够闯过去,他便会去做那个朝着一线光芒走去的人。
李柏舟缓缓叹了口气。
“怎么?”李啸行敏锐地看他,“不看好这个项目?”
“……也不是。”
李柏舟沉吟了一下。
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些年亦步亦趋追在李啸行的脚步后面,他从没怕过。
再多失败苦痛、挫折失意,他总相信那都是一时的,总会被他们留在身后。
可是被留下得越多,他反倒有点不太确定,前面等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了。
“可能最近活有点杂,提不起劲儿搞新东西,也弄不明白。”李柏舟说着合了文件,“既然你觉得行,我跟你吧。”
李啸行皱眉看他:“要是觉得累就歇一歇,活哪有干完的时候。”
“我知道。”李柏舟抑制了自己又想叹气的冲动。
下午快下班时,柳叶忙了一天终于得闲,正觉得十分空洞疲惫,人事部的门又被敲响了。
“你好?”有个人探头进来,“我这个离职手续有点问题,请问能不能帮我看一下?”
柳叶看了他三秒:“啊,你是那个……张伟?”
“对对对,”小伙蹭身进来,“张宣姐不在吗?”
“她今天请假了,”柳叶说,“有什么问题?”
张伟递了手里的单子过来,原来是之前办理的社保转移手续有个章子盖漏了,需要补上。
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柳叶便作主帮他补了。
张伟千恩万谢,还说要请客吃饭。
“说实话,我不是不想去,实在是累到吃不动,”柳叶摇头,“你已经入职新单位了吗?”
“对啊,多亏舟总帮我写了介绍信,不然说不定就没这么顺利。”张伟乐呵呵地说。
“还有这事?”柳叶有些疑惑,“你在车间干活,是怎么认识舟总的?”
“我不认识啊?”张伟更加疑惑,“不但不认识,我之前还给他提过意见,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因为这个要辞退我。”
柳叶瞪大眼睛。
她隐约知道一点李柏舟被纪委约谈的事。听说是因为有人提了意见,纪委觉得事情重大要严肃处理,把人关起来谈了好几天。李柏舟年后一上班就写了整改书,还列出了一系列人事行政管理方面的整改计划。
“人家领导的境界果然不一样。”张伟感叹了几句,再次确定柳叶真的不一起吃饭,便告辞离开了。
境界?
柳叶有些懵地想,这到底是什么境界?
她今天难得不用加班,却也没着急走,一个人在椅子上瘫了一会儿,才收拾东西走出楼门。
天色已晚,天幕中细细碎碎地飘起了点点飞雪。
大概是今春的最后一场春雪了。
虽然落雪,气温却并不算太低,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柳叶拢了拢衣领,慢慢沿着花坛中的小径往前走。
雪花虽然落地即化,却已经前赴后继地将瓷砖铺设的小路打湿了。
柳叶低头看见鞋带松了,想着可别滑倒,便蹲下身来系。
“……要不要上去看一下?”有人的声音从花坛外面传来。
“看什么?”另一个人问。
柳叶已经听出来,这两个人是李啸行和李柏舟。
听他们俩说话的语气,似乎偏轻松一些,并不在工作的状态。
这让柳叶忽然有些不敢打扰,便没有急于站起来。
“看看你应急预案有没有需要订正的地方。”李啸行的声音里有笑意。
李柏舟听起来是轻声地叱了一声:“胡说,应急预案是老李总审过的,不可能有问题。”
“难道你师父就不会出错吗?”
“我看你不如拿着那份钢结构的议案去问问我师父,看看他是什么意见。”
听这对话内容好像真的是关于工作,并且两人应该是拐了个方向要往办公楼那边走了,柳叶稍微动了动,正打算起身,却忽然听到李啸行问了一句:“哎,小舟我问你,你师父和我,你跟谁?”
柳叶顿时又往下藏了两厘米。
她等了好半天,也没等到李柏舟的回答。
带着一种八卦未被满足的纠结,柳叶活动着发麻的腿站起身往办公楼那边看去,夜幕沉沉,哪儿还有两个李总的影子。
这会儿雪下得比刚才大一些,雪片快速下落时被路灯照出热烈蓬勃的线条,让柳叶想起漫长夏日里,夜晚街灯下的一群群飞虫。
她将手缩进衣服口袋里,抬头看着灯,忽然用余光看到办公楼顶层的露台上站着两个人。
夜幕沉沉,他们俩就那样居高临下,安静地站在飞雪之中,并肩望着这片灯火闪烁的厂区。
车间里闪动着电焊的弧光和火花,昼夜交替,叮咚的碰撞声和热气腾腾的吆喝声似乎永无停歇之时。
不知道从那高楼上望下去,是会觉得温暖满足,还是会更添惆怅呢?
许是高处不胜寒,这时站在左边的那个人忽然动了动,脱了自己的长外套,披在了另一个人的身上。
而右边的人由着他帮忙拢了拢身上的衣服,自顾自地伸手出去,好像是想要珍而重之地接住一捧,这天地之间满载纷飞的点点银芒似的。
第 43 章 白头偕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