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48 章 别担心[1/2页]

姓李 离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来,他在哭。
      搞清楚这一点以后,李柏舟一时无言,只深深地吸了口气,又非常缓慢地将这口气呼了出来。
      周勇当年在厂里遭遇工伤,身体落下了残疾,不能再干重活,便转去物管部门做物料管理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从没听过出什么岔子。
      李柏舟近年对他的印象,基本停留在老实话少、让人放心这个层面。
      “我有什么办法呢,舟总,”周勇避开他的视线,说话时控制不了声线的颤抖,“你们都是领导,有理想有前程,我呢,上完一天班回家,拿不出钱给老婆孩子花,我……”
      周勇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手指紧攥着衣角,似乎想发表什么振聋发聩的见解,却终于是越说声音越小,渐渐地低弱了下去。
      “你坐下。”李柏舟说。
      他俯身从桌子里取出一沓信纸,放在对面,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放在纸上。
      “你们一起做这件事的都有谁,写下来。”
      周勇呆呆地看着那张纸半天,也没有坐下,只摇了摇头。
      “只有我。”他说。
      “只有你?”李柏舟几乎被气笑,“周勇,我也是车间里出来的,你以为我不懂?这钢板是2厘米的厚度,每平米150公斤,这几批下落不明的钢板里,最小的一块也有两平米。”
      他盯着周勇的眼睛:“要不然,你现在就去车间给我表演一下,你一个人是怎么搬到卡车上的。”
      周勇把衣角攥得更紧,一声不吭。
      李柏舟闭了闭眼:“明天早上公安机关就会来取证调查,如果确实是你一个人做的,就由你一个人来承担公司的损失吧。”
      “舟总……”周勇如梦方醒地一惊,声音里有了哀求,“小舟,大家兄弟一场,你……”
      兄弟一场。
      李柏舟当年进厂后,在车间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但当时和他熟识的车间工人里,就有周勇一个。
      在李柏舟进厂之前,周勇一直被叫“小周”,李柏舟只比他小了几岁,却占据了“小”,大家便开玩笑地改口叫周勇“老周”了。
      周勇不以为意,还挺高兴地说自己长辈分了。
      于是李柏舟便叫周勇“周哥”。
      这么算起来,还真的算是兄弟一场。
      那时候周勇还没出事,身手矫健,50米高的梯子两分钟一个来回,是做筒体校正的一把好手。
      后来在一次试压事故中,站在阀门处注水的周勇不慎被高压的水流打下瓶口,飞出好几米远,侧胯撞在钢架子上,骨头碎成数不清的渣片。
      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如初。
      时过境迁,当年淬火炉前血气方刚的两个年轻人,如今在惨白的日光灯映照下,一个面无血色,一个满面尘灰。
      李柏舟深深地叹了口气。
      “周哥。”他这两个字一出,两个人眼眶都有些泛红。
      “这个金额,还够不到公诉案件,不会入刑,你现在如实说清楚,公司会协调处理,大不了就是领个罚。”李柏舟用指尖把对面的那沓纸向前推了推,“总不至于,让你姑娘看着爸爸进牢子……”
      他在周勇的朋友圈里见过这个小姑娘,已经上了小学,扎着俏皮的小辫子,在爸爸怀里肆无忌惮地笑。
      想来想去,李啸行还是赶当晚的最后一班飞机飞了回来。
      连着几天白天参观晚上应酬,还要想方设法从对方单位弄点一手资料回来,他这次出访不像是个公司一把手,倒像是个打工仔,实在是身心俱疲。
      不过飞机落地后李啸行没急着回住的地方,而是先回了趟公司。
      凌晨一点,果不其然让他在办公室里抓到了李柏舟。
      近来天气渐渐转热了,夜里的风却仍有些凉。李柏舟开着窗子,指间燃着一支烟,目光不知道放在窗外哪里。
      李啸行皱眉想开口责备,却看到他的烟蒂前挂着长长的烟灰,桌上还落着一截,不像是抽过的样子。
      看到他进来,李柏舟抬手把那支烟按灭在烟灰缸里。
      “事情办完了?”李柏舟问他,“没喝吧?”
      “没有,”李啸行关了门走过来,“你这是干什么,冥想?”
      李柏舟闻言扯了扯嘴角,扯出一个勉强而清淡的笑。
      他没说什么,只示意李啸行坐下。
      李啸行拉开椅子,这才发现摆着桌上的信纸上写着几个员工的名字和部门,字体虽有些歪扭,字却看得挺清楚。
      “这是什么?”李啸行摸不着头脑,坐下细细看了一遍,没看出这几个员工有什么能被联系在一起的地方。
      “是周勇写的,”李柏舟双臂放在桌面上,将下巴放在交叠的手背上,略略抬起目光看过来,“这些是同伙。”
      “同伙?”李啸行瞪大眼睛,“废料钢板的

第 48 章 别担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