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不安的一夜,赵婵儿预期中的那一顿毒打没有出现。
清早起来,她将昨晚剩下的鱼汤热了一下,侍候好唐庸吃喝。
赵婵儿也吃了两片鱼肉,喝了小半碗汤,随后心怀忐忑地出门忙她那些缝缝补补的活计了。
初秋,日头正晒,树上还有稀稀拉拉几只知了在聒噪。唐庸百无聊赖,在院子里晃悠了半晌,又挖了几把蚯蚓。
午后,他一晃一晃地提着个小木桶又来到河边,在一棵粗大的柳树下坐下,忍着恶心将蚯蚓穿钩,甩进河里。
他的目光逐渐有些凝滞,脑海中浮现出前世一些事情。
然而前世的他也是一个沉闷平庸的资深宅男,二十几年来的生活中没有任何,当然也没什么可追思怀念的。
晃了晃脑袋,他清醒过来,一直没有鱼上钩,日头又越来越晒。
他想起身回去,又觉得在那间破屋子里像个废物似的等赵婵儿回来喂食,这种生活并不会比在日头暴晒舒坦多少。
正思绪繁复,旁边忽闪出一个邋遢潦倒的老人,大概是想在柳树所剩无几的阴影中纳个凉。
唐庸估摸着他是个叫花子,浑身透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怕是受了伤。
不过唐庸并不嫌弃,他觉得自己并不比这叫花子好多少,因此只盯着自己的钓杆。
他计划着要是能多钓些鱼,拿出去卖或者跟邻里换些东西,也算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社会找到了一条谋生之道。
中午赵婵儿回到家没有看到唐庸,反倒松了口气。
有时只希望他永远不要再回来才好,转念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恶毒,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她随意吃了点东西,不敢多作停留,赶紧出了门。
就在这时,鱼杆一沉,唐庸麻利地将鱼线往岸上拉,一条约摸两斤斤的草鱼露出了水面。
老头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落在鱼上,忍不住抿了抿干裂的嘴唇。
唐庸将鱼扔进木桶,挂上蚯蚓,又将鱼钩甩进了河里。
“这位小哥,老头子两天没进食了,你能不能结个善缘将这条鱼送给我呀?”
邋遢老头迟疑了一下,终是抵不住辘辘饥肠,开口请求。
老人浑身上下无不透露着他叫花子的身份,说话却文雅的很。
唐庸当然不会拒绝,九年义务教育将尊老爱幼的品格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他骨子里。
何况他凭直觉也认为这个老人不一般,说话也客气:“前辈,萍水相逢也是缘,我去拾些柴火,回来给您把鱼烤了。”
又说:“我这鱼杆烦劳前辈给我看护一下。”
老人顿时有受宠若惊之感,忙道:“那多谢小兄弟了,老头子我唠扰你了。”
唐庸冲老头微微一笑,起身去找枯枝去。
老人望着他远去的方向,神情有些委顿,揭开不知穿了多久的外套,只见左肋下缠着厚厚的布条,已经被鲜血染成黑色,隐隐还有血气往外渗出。
他调整坐姿,慢慢地深呼吸了几次,右手缓缓探向怀中掏出一个黑色瓶子,倒出几粒药丸吞下,面色立时好看了不少。
唐庸回来时,又有一条一斤多的鱼上钩,老人已将鱼放在桶中,他顿时高兴了不少,毕竟他也没吃午饭。
唐庸磨了一块石片就着河水将鱼宰杀干净,架火烤了。
翻转烤鱼间,鼻尖血腥味越来越浓,唐庸忍不住向老人问道:“前辈你是不是受伤了,好像还伤得不清。”
老人愣了愣,心想这年轻人颇为慷慨仗义,也不好对他撒谎打马虎眼,只好说道:“确实受了些伤,不过一时半会死不了。”
唐庸前世是学医的,不过没上过几节课,时间基本是在网吧打游戏度过的,要问他大学几年学了些什么东西,他实在半点也答不上来。
不过他后来在医院上了几年班,虽不是临床工作,看过的手术却不少。
他也不知道帮不帮得上忙,不过专业和职业的惯性却令他忍不住说道:“前辈,吃完鱼你随我回家,我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老人沉吟了会,心想:后有追兵,身上又有伤,也不知该去哪,不如先受这位小兄弟的美意,日后脱困了再想法子报答。
第二章 第一个试验品[1/2页]